幸福渠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mengyu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复制链接]

43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283
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13 08:03: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那么一个开放系统是什么样的呢?“自我价值是首要的,权力和成就是次要的。”我经常说这句话,我经常跟我们的员工讲,你们的幸福是最重要的,你们的价值成长是最重要的,我们的业绩、我们挣多少钱并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是我们每个人是不是在成长。第二个叫“行动代表了一个人的信念”,而且“变化受到欢迎,被视为是正常的和可取的,交流、系统和规则都彼此联系”。这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所以你就能够感受到,如果你们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你会开心,你们会相互尊重,你会有成长。



所以在一个家庭系统当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奉献,而是成长,我们不要搞错了。就是如果你家打造了一个封闭的系统,你会觉得人人都应该奉献,每个人都应该殚精竭虑为家庭流干最后一滴血,但实际上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成长,每一个人在这个系统当中都在不断地成长、得到,而不是奉献,这才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283
22#
 楼主| 发表于 2024-6-13 08:04: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夫妻是家庭系统的建筑师。”这里边有一个误区,就是好多夫妻以为爱是很伟大的,只要有爱 一切就会自动发生,这是一个误区。你们俩结婚的时候再有爱,家里的一切也不会自动发生,很多东西都需要沟通、交流、上课、练习,否则的话,你都不知道你们沟通的误区在哪儿。



“婚姻比恋爱更能揭露彼此。”当我们在恋爱的热情当中时,你会觉得对方身上有一层光环 ,这个光环效应让你认为干什么都是对的,非常美好,只要我能跟他在一起生活就够了。尤其是你们的恋情被别人阻止的时候,比如说你们俩想结婚,爸妈总是反对,其实你们俩未必合适,但是爸妈只要反对得厉害,你们俩还就非结婚不可了,因为这就是恋爱所带来的反脆弱的力量。



一旦结了婚,一旦你们的关系被认可了,有了证,父母也都接受了,这时候矛盾开始暴露。你发现这个人怎么不洗脚呢?这个人怎么能做饭这么难吃呢?东西乱扔、乱花钱、不扔垃圾,各种小事全部都冒出来,所以婚姻比恋爱更能够揭露彼此,爱根本不能够独自完成这一切。



生活当中要面对的东西很多。“有人觉得如果你爱我,那么没有我,你不会做任何事;如果你爱我,那么你会做我要求的所有事。如果你爱我,那么你会给我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你爱我,那么你应该在我告诉你之前就知道我想要什么。很快这种行为会使爱变成一种勒索,我们称之为操控。”就是当你认为有爱就能够解决一切的时候,对方如果爱你就应该怎么怎么样的时候,爱就非常容易变成勒索和操控。



“更特别的是,如果我的自我价值感不高,并且我们的关系仅仅基于爱,那么我很容易就会去依赖你,你的称赞、你的注意、你的赞同、你的金钱等等,这样可以让我自己感觉好点。如果你没有常常表现出你是为了我而活,那么我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种感受很快会扼杀我们的关系。”



所以经常有人讲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两个明明非常相爱的人,走入了婚姻以后为什么天天为鸡毛蒜皮而吵架,把生活过得一地鸡毛?其实很重要的原因就在这儿,就是我们以为有爱就可以解决这一切,我们以为你如果爱我,那么你应该先知先觉,你都能够猜得到。但这样反而会把对方扼杀、窒息在这个地方,所以这就会变成一个很惨痛的经历。



萨提亚讲说:“如果你拥有高自尊,那么你需要知道以下这些事。首先,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没有两个人的时间表是完全一样的,即使他们行事的方式是相似的。两个人可能都喜欢牛排,但并不一定都按相同的方式烹制,或者他们并不总是在相同的时间感到饥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283
23#
 楼主| 发表于 2024-6-13 08:05: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另一个更重要的知识是,你不会因为孤独而死去。周期性的孤独是身为一个独立的人的自然结果。”就是不要被恐惧所裹挟,好多人过度地索取、过度地要求、对对方提出非常越界的要求,都是来自恐惧、孤独,觉得我不能一个人。但是实际上你不管努力不努力,你都是一个人,看起来是两个人生活在一起,但你生活在你的皮肤之下,你就是一个人。人要能够接受我是一个人的这种状态,然后去享受两个人在一起的互动,同时能够接受自己一个人也能够过得很好,这才是一个好的家庭建筑师。这个家需要建设,而不是仅仅靠爱就足够了。



同时还有一些特殊家庭,比如说单亲家庭,比如说离婚的家庭,比如说再婚以后的家庭,等等。这些特殊的家庭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首先接纳并整合我们的过去,不要讳莫如深,不要假装没有发生过。有些人认为这些事不能跟别人提,要跟孩子讲要保密。不要这样。这是我们的过去,我们坦然地接受它,只有你接纳并整合自己的过去,你才能够开始一段新的关系。这是我们说的夫妻的责任。



一个家庭当中有很多的关系,最基本的是三角形的关系:丈夫、妻子、孩子。但如果多一个老二,或者我们现在讲三胎,你会发现有更多三角形:丈夫、妻子、老大,丈夫、妻子、老二。如果还有老三的话,就变成老大、老二、老三,老大、老二、爸爸,老大、老二、妈妈,老二、老三、爸爸,老二、老三、妈妈,就会构造出很多个三角形的关系。因为每一个三角形的关系都会产生很多的联结,会产生很多的爱或者很多的矛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283
24#
 楼主| 发表于 2024-6-13 08:05: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在萨提亚的书里边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游戏,就是在每一个人身上拴一根绳子,只要你们家里有一个人,就跟那个人拉一根线连起来,如果有更多人,就跟再跟第二个人拉个线连起来、跟第三个人拉个线连起来。这时候你才能够看清楚你们家里的关系,就是你身上系的多少根线头,就有多少关系。身上系了很多根错综复杂的线头,你和这些人都有关系,所以那个人只要牵一下,你就得动。整个家里边是由大量的三角关系构成的,所以整合一个家庭的系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283
25#
 楼主| 发表于 2024-6-13 08:05: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每一个家都会面临着10次危机,这是很难避免的,但是有很多危机你根本就没感觉,因为有可能很顺利就过去了。第一个危机是受孕,怀孕和第一个孩子出生,你需要从处理两人关系上升为处理三人关系,这是很多家庭的第一个危机。



第二个危机是随着孩子开始使用智慧的语言而到来,很少的人意识到这需要采取多大的调整。原来这个孩子只会咿呀乱叫,只会哭,等他突然学会说话了,能够参与你们的讨论了,这个家里边会出现第二次挑战(我希望把危机这个词换成挑战,这个词可能会更容易接受)。



第三个挑战来自孩子和家庭外部世界产生正式的联系,也就是上学的时候。这会把学校的世界带入家庭当中,并为父母和孩子带来一个陌生的元素,老师通常是父母的延伸,即使你欢迎,这种情况你仍需要做出调整。



第四个危机,也是第四个挑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



第五个,是当孩子长大成人,并离家寻求独立的时候,这种情况往往会让人产生巨大的丧失感。我现在有些朋友就这样,因为我们这个年纪到了孩子开始出去读书的时候,所以很多四五十岁的家长就突然变成了空巢老人,那种丧失感是非常明显的,我能够感受得到。



第六个挑战是当年轻人结婚的时候,配偶将作为一个陌生人的元素被家庭所接受。



第七个,是女性绝经期到来的时候。



第八个,叫作更年期,“涉及男性的性活动水平的下降,这不是一个生理的问题,他的危机似乎和他有种丧失能力的感觉相关”,那种丧失感是一种挑战。



第九个,成为祖父母,充满了特权和陷阱。



最后一个,就是当死亡降临到配偶中的一方,然后是另一方。



这就是一个家庭系统的生长的一个规律,我们将会面临这10次挑战。这个作者说:“我想强调的是,这些都是正常的自然的压力,它们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可预测的,请不要将它们误解为是异常的。”一整个家庭就像一个生物一样,它会有这样自然的生物节律,所以坦然地面对和接受。这里边最核心的方法就是保持每个人的高自尊水平,以及充分地沟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283
26#
 楼主| 发表于 2024-6-13 08:06: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当然你还需要构建一个家庭蓝图。什么是家庭蓝图?有的人说家庭蓝图就是我们要买一个多少平方米的房子,我们每年出国旅游多少次,我的儿子要成为法官,要成为什么经济学家。这个的家庭蓝图太具体,就会成为整个家庭的一个束缚,大家会因为一个非常具体的家庭蓝图导致碰撞不断,产生很多的矛盾。



有很多家长为了实现那个过于具体的家庭蓝图,会扮演这么几个角色。要么是暴君的角色,什么都是我说了算,我来掌管一切。还有一种叫殉难者的角色,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到最后会很可怜地说,我奉献了一切,我都是为了你们,我含辛茹苦把你们养大。他没有体会过那种美好,他觉得自己都是在奉献,都是在朝外掏。还有人会扮演说教的角色,就是天天唠叨,天天说。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是蓝图不对,你的蓝图太具体了。我们不需要一个特别具体的蓝图。因为人和人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你是一个教师,但你的孩子未必要成为一个教师,你喜欢教书,他不一定喜欢教书。他是一个独特的种子,他将来长成什么样的样子,他遇到什么样的人生际遇那是他的事。



“你相不相信,欢乐可以滋养个人成长。”这成了一个巨大的分水岭,好的家庭会相信欢声笑语,快乐的表情在家庭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滋养一个人的成长。坏的家庭就见不得孩子高兴,孩子高兴父母就要出来指责说别疯,然后让孩子赶紧去读书,赶紧去学习,总是很扫兴。而实际上你要知道,一个人会学习是来自多巴胺的刺激,多巴胺的刺激就是来自快乐,你让他快乐,他才能够学得更快。



所以这个阻止蓝图实现的东西是什么?阻止你实现蓝图的东西,首先是无知,就是大家根本不知道这些知识,也不知道什么叫家庭系统,也不知道什么叫自尊体系,也不知道沟通的重要性。然后是无效的沟通,还有不确定的价值观。不确定的价值观就是父母跟孩子沟通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来自实用主义,而不是父母有着稳定的价值观,你没有用价值观来引领这个家庭,而是怎么实用怎么来。比如说,上大学之前叮嘱说不要谈恋爱,绝对不要谈恋爱,好好地读书,然后大学刚一毕业,赶紧催谈恋爱,抱怨说怎么回事,这么晚都不谈恋爱。这个家长的要求都是变化不定的,因为他没有一个稳定的价值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283
27#
 楼主| 发表于 2024-6-13 08:07: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那么真正好的蓝图是什么?好的蓝图的核心是发展。比如说,我们的蓝图是希望这个家庭的个体的自尊水平都高;希望人和人的关系和谐,我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反应是有爱的、是开心的、是喜悦的;然后希望我们对外界资源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调整好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以及我们对死亡的看法,这些东西才是一个家庭应该有的蓝图。这是一个成长型的蓝图,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简单的目标。目标可能是一两年、两三年的事,但是蓝图应该是来自心灵的成长,来自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改善。



那当然,每一个家庭系统绝对不仅是父母和孩子这么简单。每一个家庭系统当中还会包括到延伸家庭,包括兄弟姐妹、爷爷奶奶,然后岳父岳母这些比较近的亲戚朋友。



但是我们很多人并没有把家庭中的成年人当作普通人来考虑,而是把他们和他们的角色混淆起来,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丈夫和妻子也对他们的父母做同样的事情,把他们标记为老人。”一旦你给某个人贴上了标签,比如说老人、阿姨、爷爷什么的,很容易就不再把他当作一个普通人来看待。



当这个延伸家庭变得更大了以后,我们通常更不容易去关注到每一个人独有的特点,我们不会把他当作一个个性鲜活的人,而是经常赋予他一个刻板的称呼,一个角色。所以要能够认真地对待这些老人家,要能够认真地对待我们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而不仅仅是看他身上贴的那个标签。这样的话,这个延伸家庭才能够更富有生机,相互尊重,也把每个人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



“如果家庭成员中的两个人是一起考虑彼此生活的需求,从而寻求对方的帮助,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像这样的请求,比如说,你是我妈妈,所以你必须做这件事,或者你必须让我这么做,因为我是你的女儿,这样的请求就会把请求、帮助的协商,变成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控制,不幸的是孩子通常是被牺牲的人。”就像前面提到的家庭成员,经常以爱和亲密关系的名义相互勒索,这就是为什么家庭中有那么多痛苦的原因。



“我可以预见,家庭将会使已成年的孩子成为父母的同伴,每个人都自力更生和自主。父母不是把孩子留在身边,或者成为他们的父母。对于我来说,这是人类延续的终极点,孩子变成自主、独立、有创造性的人,与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成为朋友。”



就是我们始终应该保持对人的尊重,对个体的独特性的敬畏和尊重,而不是因为他(她)身上贴了一个母亲的标签,孩子的标签,或者祖父祖母的标签,我们就把他(她)脸谱化,就认为是这个标签的人,就应该做这样的事,这个就会使得整个家庭系统混乱。我刚刚念的那一段就是萨提亚的一个理想,一个家庭应该更尊重对方,然后把对方当作朋友来对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283
28#
 楼主| 发表于 2024-6-13 08:07: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前面我们讲了三人的关系,我们讲了这个家庭系统当中错综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但是基本的练习是两人练习,因为你每天要面对的经常是一个人,所以二人之间关系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二人关系的美好前提是你要允许对方成为自己,就是你得允许他做他自己,而不是让他做你想让他做到的那个自己。



错误的二人关系就是“服从与支配”,就是要么你听我的,要么我受你支配。还有就是“背着另一个人”,一个人背着另外一个人,你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就觉得很累。相互依赖的关系,无论是服从,还是支配,还是相互依赖,都会使得双方变得很累。而真正的二人关系是建立在独立性之上的,我们尊重独立性,我们希望能够从对方那获得帮助,我们也随时愿意为对方提供帮助,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不是勒索,都不是必然的。我们要心怀着感恩来做这样的事情,心怀着尊重来做这样的事情,二人关系其实就好处理得多。



我知道,大家听这个会觉得好难哪,教我们这么多的东西,但实际上你要真把萨提亚这本书读懂了,你会发现她教你的不是难,而是简单。日常生活当中你想要控制,想要占有,想要变得更安全,你所做的那些事情才叫作难,因为做不到,做不到的事当然难了。但是当你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当你学会了尊重,学会了独立,学会了提高自己的自尊水平,再做这些事,听起来总结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但实际上说的是一回事,这时候反而会变得更简单,其他只是具体的步骤而已。



萨提亚还有一个比喻,“每一个孩子跟植物的种子是一回事”。种子为什么能长成大树?这里边一定有灵性、生命力,有灵性才能够长成一棵姿态万千的大树。那一个小小的人类的种子为什么能够长成完全不同的人?人有想法、创造力、审美能力等等,也一定是有着灵性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283
29#
 楼主| 发表于 2024-6-13 08:08: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那么怎么能够激发孩子的灵性?这个简单,就一条,叫作“给他尽可能丰富的环境”。就是我们能够给到孩子的最重要的是尽可能丰富的环境,带他多看、多体会就够了,给他多做一些解释。父母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导游,让他了解这个世界,剩下来的事人家自己就自助游了,等他长到十六七岁以后,就不需要你天天带团游了。这就是一个合理的尊重孩子的打造的环境的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283
30#
 楼主| 发表于 2024-6-13 08:08: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那么到了晚年怎么办呢?像我现在就开始考虑晚年的问题,我们不能光关心孩子,也要关心自己的晚年生活。晚年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塑造一个健康的自己?萨提亚给了五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了解到一个结局已经发生,这意味着你正面对一个现实,这是真的,我退休了,我老了。”这是第一条,你首先得接受,人最怕的是不接受,觉得自己没有老,还很年轻。不接受你就会痛苦,你会压力很大,因为你确实身体在变老。



“第二个,哀悼这个丧失,这意味着用语言表达出丧失、憎恨、恐惧、拒绝等情感。”就是像木心讲的“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我接受我老的这件事情,但是我可以表达出我的情感。



“第三,了解这种结束所带来的积极的部分。这意味着通过开诚布公地对你从中所获得的东西表示欣赏,对你的体验致以崇高的敬意,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是完全坏的。”你说年轻的时候过的什么苦日子,你想想那个苦日子是很独特的,现在的人没有体会过,所以你应该以那份苦日子为荣。这就是从中发现美好的部分。



“第四,关注和了解你现在的生活还有空间可供开放并植入新的可能性,在你完成这个步骤时,你可能感到更为平衡、更为自信。"



"第五,现在你已经做好准备欢迎新的可能性了,采取行动把焦点集中在自身,关注你自己的能量,创造你所需要的,继续向前你的生活将向前迈进。”所以,总而言之一句话,要学会戴上探索者的帽子。就是当你年老了,退休在家,没有之前那么多忙忙碌碌的事可干的时候,戴上探索者的帽子去发现老年的美好,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是完全不好的。



当然,萨提亚也提出,社会应该给老年人更多的曝光。很多老年人进入老年生活以后就被社会遗忘了。我们整天在电视上看到的这个世界似乎都是年轻人,但实际上这个社会大部分是老年人。但是对于老年人的生活的报道、展示,是缺乏的。所以如果你现在做自媒体,你可以关注一下老年人的这个市场,其实还是一个非常大的蓝海市场。因为人越来越长寿,老年人一定会越来越多。在这里,大家可以去听一下我们讲过那本书《百岁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6-27 01:29 , Processed in 0.021074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