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微课”美育沁润行动 巴賨文化文创设计成果展 颁奖仪式圆满举行
为深入贯彻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关于“推进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博旅游发展,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的决策部署,6月20日,阙里賨都·福美渠县“百词微课”美育沁润行动·巴賨文化文创设计成果展颁奖仪式在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举行。此次巴賨文化文创设计成果展由中共渠县县委组织部、中共渠县县委宣传部、四川师范大学国内合作处、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达州市巴文化研究院、渠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渠县文物局)、城坝遗址保护和利用中心联合主办,是践行渠县人民政府与四川师范大学携手推进“全国巴賨文化传承创新高地”建设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与阶段性成果。
仪式现场,嘉宾云集,文脉交融。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副院长李俊涛、教授郑姣、教师刘佩;城坝遗址保护和利用中心主任唐硕、副主任赵燕紫、馆务股股长杨潇潇等嘉宾出席,与获奖师生代表共同见证巴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彩时刻。 城坝遗址保护和利用中心主任唐硕在致辞中深刻阐释了活动的时代意义。他指出,本次活动是践行省委全会精神、纵深推进文旅融合的关键举措。渠县作为巴賨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与遗存富集地,肩负着建设“全国巴賨文化传承创新高地”的历史使命。与四川师范大学的深度合作,正是依托高校学术与艺术资源,以巴賨文化为独特载体,通过“百词微课”与文创设计等创新形式,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让古老的巴賨文化“潮”起来,有效赋能县域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文化强县建设。
在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一批融合巴賨文化精髓与现代设计美学的优秀文创作品脱颖而出。获奖学生代表在感言中深情表达了对巴賨文化的敬意与通过艺术设计参与文化传承的自豪感,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守护巴賨文化根脉、激扬创新活力的责任担当。随后的嘉宾交流环节,赵燕紫、杨潇潇、刘佩等围绕巴賨文化资源活化、文创产品市场化路径及深化校地合作等议题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探讨。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副院长李俊涛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评价了此次校地合作的成果。他强调,此次活动是高校与地方文化建设、推动巴賨文化传承创新的成功范例。学院充分发挥美术、书法、设计学科优势,与渠县丰富的巴賨文化资源深度对接,通过文创设计大赛激发创新活力,实现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播的有机统一。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重点在巴賨文化主题研学课程开发、研学基地共建、文创产品迭代升级等方面发力,将渠县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巴賨文化研学旅行目的地,为“建设全国巴賨文化传承创新高地”贡献智慧与力量。 仪式最后,嘉宾与获奖师生纷纷合影留念,定格下校地同心、共促巴賨文化繁荣发展的珍贵瞬间。此次颁奖仪式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渠县在深化文旅融合、推进巴賨文化传承传播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以巴賨文化为媒,以文创设计为桥,渠县正携手高校智库,让賨都古老的文化基因焕发时代新生,为奋力谱写四川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增添浓墨重彩的“渠县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