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春分至,万物生 | 探秘千年城坝遗址,解码巴賨文明密码

[复制链接]

3462

主题

3505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8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片


春分者,“阴阳相半,昼夜均而寒暑平”,太阳直射赤道,自此北半球白日渐长,天地间生机勃发。古谚云“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此时正是农耕播种的黄金时节。从华北平原的麦苗返青,到江南水乡的秧田初绿,中华大地浸润在“雨霁风光,千花百卉争明媚”的画卷中。

春分不仅是自然的节律,更是文明的见证。数千年前,先民依节气耕耘,以智慧驯化作物,而这份与土地共生的智慧,正在城坝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跨越时空与我们对话。  

解码巴賨农耕文明的“时空胶囊”

印证千年农业智慧

四川省文物考古院城坝遗址考古队与山东大学合作,通过多学科研究揭开了城坝遗址的古环境及生业形态之谜。考古发现,古代的巴人已形成“以粟为主、旱稻混作”的农业种植模式,印证了《华阳国志》中“川崖惟平,其稼多黍”的记载,还原了古代巴人“依山垦田、傍水渔猎”的生活图景。

多元文明的实证

城坝遗址出土的大量竹木简牍中,既有汉代乘法口诀表“九九术”,也有户籍文书与习字简,堪称巴蜀地区的“地方档案库”。而鼓风管、炼渣、锻片、铁器及锻炉的发现,则实证了文献中“宕渠有铁”、“宕渠有铁官”的记载,展现古时手工业与农业并重的繁荣景象。

春分新生,文明永续

春分是播种希望的时节,而城坝遗址正如一颗文明的种子,在考古与研学的滋养中破土重生。这里不仅承载着巴賨先民“与天地共耕”的智慧,更昭示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脉络。未来,城坝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每一个踏足此地的人,都能在春日的暖阳中,听见历史的回声,看见巴賨文明的光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4-3 16:10 , Processed in 0.021812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