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千年汉阙遗韵,探巴賨文化根脉 | 川师大赴渠开展研学...

[复制链接]

3462

主题

3505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8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片

寻千年汉阙遗韵

探巴賨文化根脉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

赴渠开展研学活动


以文化为舟·共赴传承之约



2025年3月7日至9日,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师生一行走进渠县,开启了一场深度研学之旅。作为巴賨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渠县承载着千年汉阙遗韵与賨人文化精髓。此次研学以实地探访、学术对话、实践体验为脉络,旨在深挖巴賨文化的精神内核,探索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创新路径,为全国巴賨文化传承创新高地注入青春力量。





探秘城坝遗址·溯源文化根脉



研学首日,师生们溯渠江而上,抵达城坝遗址。这座被誉为“宕渠文化活化石”的遗址现场,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逐渐揭开神秘面纱。傍晚,肖仁杰老师通过详实的文献与生动的案例,系统梳理了巴賨文化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独特地位,为后续研学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历史寻根·学术筑基

城坝遗址的实地考察与专家讲座,不仅让师生们触摸到巴賨文化的时空坐标,更以“沉浸式学习”激发了对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使命感。





对话汉阙遗珍·触摸文化肌理



次日行程紧扣“汉阙”主题,师生们先后走进冯氏家风馆、冯焕阙、赵家村西无铭阙、渠县·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此岸·城坝遗址出土文物展、巴賨文化研学室活动、沈府君阙、賨人里特色街区等地。讲解员以阙身铭文、浮雕纹饰为线索,解读汉代建筑艺术中的礼制思想与美学追求。渠县·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和此岸·城坝遗址展出的百余件珍品,串联起宕渠古城的兴衰脉络。  



下午的巴賨文化研学室活动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讲解员以汉阙纹样为灵感,引领学生完成汉砖拓印,将汉阙的雄浑气韵转化为当代艺术语言。夜幕降临时,师生漫步于賨人里特色街区,切身感受巴賨文化的传承创新。 



艺术解码·古今对话

从汉阙建筑到文创街区,从静态文物到动态体验,研学活动以多维度视角诠释了文化遗产“可感知、可参与、可转化”的传承逻辑。




活化古賨记忆·赋能传承创新



收官之日,师生深入賨人谷国家森林公园,探访穴居部落遗址与賨人文化陈列馆,体验古賨文化魅力。峭壁间的石龛居所、狩猎农耕工具等,再现了古賨人“依山为屏、与自然共生”的生存智慧。在賨人谷乡村缘农家乐,师生们品尝宕渠传统美食,于烟火气中体悟“文化即生活”的深刻内涵。  


生态人文·创新赋能

賨人谷的采风之行,不仅是一次自然与人文的双重洗礼,更启发了师生对“生态文化资源转化”的思考。 




以研学为桥·筑文化高地



三天的研学行程,是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与渠县·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的一次深度联动,更是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文化禀赋的有机融合。通过实地调查、学术研讨、艺术创作,师生们不仅深化了对巴賨文化的认知,更以青年视角为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新思路。  



未来,渠县·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将持续深化“馆校合作”机制,打造集研究、教育、体验于一体的巴賨文化研学基地,让千年文脉在传承中焕发新生,为建设巴賨文化传承创新高地贡献渠县力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4-3 16:21 , Processed in 0.033765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