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mengyu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认知天性

[复制链接]

43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283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14:56: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有一个非常诗意的案例,大家知道普鲁斯特写过一本书叫《追忆似水年华》,这是所有文艺青年必读的书。虽然很少有人读完过,因为特别厚,《追忆似水年华》里的开头是说,当他闻到了酸柠花茶所浸泡的蛋糕的味道的时候,他就一下子回忆起来了童年的时候跟叔叔跟婶婶一起生活的那段岁月。你看,这就是潜意识被重新调动的一个过程。



所以,我们得理解整个学习的一个过程,我们遗忘了旧知识把它放在潜意识当中,我们的新知识才能够逐渐地进来,然后越容易检索的事情越不容易记住。因此,在学习中,我们必须得做一些努力。这个过程是第一个要巩固记忆。巩固记忆通过检索、通过考试、通过不断的挑战。



第二个,叫打造心智模型,就是你把这个巩固的记忆最后形成了像米娅一样,跳伞的时候能够自动自发就把它做出来,这个叫心智模型。



然后学会举一反三,我最近在看《达·芬奇传》,达·芬奇就是一个特别善于举一反三的人。他看到鸟在天上飞,他就琢磨鸟在天上飞和鱼在水里边游到底有什么共同之处,为什么鱼在水里游那个敏捷的程度明明有水做阻力,但是看起来比鸟还要快。为什么?不明白,后来他就慢慢地搞出了流体力学,所以实际上达·芬奇是最早研究流体力学的人之一。



他去看一个人头发的旋转,他就要思考这个和漩涡的那个旋转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所以它能够用非常细腻的笔触去画水的漩涡,画人头发的漩涡,这就叫举一反三的能力。



接下来,你要学会构建概念。构建概念就是你能够深刻理解这个东西叫什么?它为什么是这样称呼的?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联系?



最后,学习迁移。学习迁移就是你在樊登读书所学到的这个东西能够迁移到你的生活当中去,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283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14:56: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今后可以帮我回答无数人的提问。我每次去任何地方演讲,大家问我的几乎都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办法就在这本书里边。



还有一个有趣的东西就是良性的干扰能够提升学习的效果。什么叫良性的干扰呢?就是有一些人发现教委发下来的这个书质量不好,文字的页面经常有模糊,有的还有被水泡过的痕迹,还有地方有错别字。很多人说,这个太糟糕了,你们印下来书怎么这样呢?结果过了一个学期考试发现,凡是发的这些破书的学生,成绩都高一点。手里拿着这些印刷得模糊的、有错别字、有漏字的这些书的学生,考试成绩好过那些整齐的学生。为什么?



后来,他们就做了测试,原因是当页面文本稍有模糊或者字体略微有些难以辨认的时候,人们能够更好地回忆起文章的内容。事实证明,当教学大纲的编排顺序不同于课本内容时,学生就要下功夫弄清课程的主旨,就需要把不一样的东西对应起来,这可以让他们更好回忆内容。



另外一个让人意外的例子是,当一段文字中有单词缺少字母,需要读者自行补齐的时候,阅读速度就会放慢,但记忆会更加牢固。在所有这些例子中,改变正常的表达形式会带来困难,干扰了学习的流畅性,但这种困难会让学习者更努力地构建一种合理的解读。整个的过程都是为了增强我们的干扰,叫良性干扰。



这些良性干扰能够提升我们学习的效果,但是有一点要提醒的是,如果难得离谱,完全不能让人理解其中的意思或者根本无法克服困难,那对学习是毫无帮助的。比如说,难到一个字都不认识,或者难到什么都看不清,这时候你发现这是徒增烦恼。比如说,我现在突然要学拉丁语那真的是有点难度,我可能学个每日一句拉丁语可能还有机会,但如果现在就让我挑战看拉丁文的文章,那就可能会让我的学习效率会低下来很多。



然后还要小心一件事,就是有很多教育的流派目前在提倡说,把学习的节奏交给孩子,说孩子们一定会知道他们该怎么学习,孩子会有自己的罗盘,自己的方向感,这个想法是危险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系统一和系统二会产生矛盾——又谈到了丹尼尔·卡尼曼。这本书里也用到了丹尼尔·卡尼曼的理论,就是系统一是我们的直觉,是我们的感受,系统二是理性,是我们要有工具要去查资料,要去计算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283
13#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14:57: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那为什么系统一会影响我们学习?



有一个案例,在1985年的时候,中华航空就是台湾的一个航空公司的飞机,从台北飞洛杉矶,飞的过程当中也是出现了事故,有一个引擎失灵了。这时候,他们就要决定说要重启引擎,但是机组人员完全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飞机的机头冲下开始朝底下飞,但是机组人员没有感觉,这个叫作空间定向障碍。



有很多飞机失事的原因都是因为空间定向障碍,就是机组人员没觉得飞机在往下飞,但是他发现他操作了很多次都没反应。怎么回事?一看那个高度表在不断下降,机组人员当时的反应是相信了自己的系统一。因为他觉得飞机在平飞,他相信了自己的系统一,他看到高度表下降,他说高度表坏了,他的第一反应是高度表坏了。



当这个飞机高速地冲下了云层那一刻,所有的机组人员看见了地面,才意识到飞机是朝下飞的,在那一刻急速地拉起反向力,竟然被他们拉起来了。那架飞机在接触地面之前又重新往天上飞起来。但是后果是什么?起落架的盖子都被甩出去了。你想那个力量有多大,起落架的那些罩子全部被甩飞,然后飞机最后迫降下来的时候,翅膀已经折回去,无法修复了,就是俯冲下去猛地上来,我们只能感叹飞机质量真好。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什么?在这么危急情况之下的时候,即便像航空公司飞行员这些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素养的人,他都被自己的系统一给带走,就是系统一觉得是这样,但事实上并不是。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会产生大量的记忆扭曲。你知道这个记忆扭曲有多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283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14:57: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个女的中午在家里边待着,结果突然闯进来的一个人非礼她,后来警察就说给我们提供一些线索,这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女的就开始描述这个人的样子。描述完了以后这些警察上街准备找这个强奸犯,结果就看到了一个叫汤姆森的人走在大街上,说这个人怎么跟这女孩描述的一模一样,穿的衣服、发型都一模一样,抓他,就把这人抓了。



抓回来以后就审讯,汤姆森说,“不可能是我,刚才这段时间我在电视台直播,我是电视台的嘉宾,我正在电视台直播,怎么可能是我?”最后证明他真的在电视里边直播。



那为什么这个女的描述出来的人竟然跟他一模一样?因为那个女的在被打昏之前,正在看汤姆森的直播,就是她的眼睛在看这个人的直播,她的脑海当中认为可能是这个人侵犯了她,就把这个东西整个讲出来,这就叫作记忆的扭曲。所以这些记忆的扭曲所带来我们学习上的问题的原因就在这儿。



所以,如果我们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孩子,把学习的节奏整个让孩子自己来把握,孩子就很有可能会有这些叫认知上的扭曲。时间上的扭曲,或者对自己过度过高的评价等等都会产生。那么怎么才能够知道我们自己学习的程度呢?最有效的方法是实践和测验,就是你要经常去跟高手过招,为什么跟高手过招很有效?你跟有经验的这些高技能的人进行过招的时候,你才能够知道自己的差距,减少你系统一对自己的误判。



还有一条,就是要尽量模拟真实的环境。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不容易。有一个案例,就是警察要教夺枪,警察必须得学一招叫夺枪。就当犯罪嫌疑人拿枪对着你的时候,他那个动作是猛击他的手腕,啪,猛击他的手腕一扭,把那个枪拿过来放在手上。



这个动作你要反复练,一般在警校里边就是两个警察互相练,他们练的过程是这样,你拿枪指着我,我“啪”一打枪夺过来,夺过来以后还给你,然后你再弄,然后我再打,再还给你,两个人都这样打完了就夺。结果有一次,有个警察上街,真的遇到匪徒,匪徒拿出枪,警察非常快的动作就把那个枪夺下来,一夺下来立刻还给匪徒。匪徒当时就呆住了:怎么回事?然后警察立刻又夺回来,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就是因为在平常练习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模仿真实的状况,因为真实的状况是不可能把这个枪再还给对手的,他把那个还给对手的动作,练太多遍,练得水到渠成,抢下来就还给对方,所以要小心我们的系统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283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14:58: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系统一在我们的学习过程当中,真的有时候会添乱,很有意思。那么,这本书还讲到了关于智力这件事,就是很多人觉得我学不好是因为我的智商不够,大家知道智商这个东西很有意思在哪儿?智商不是一个绝对值,智商是一个相对值。



比如说,你现在的智商是120,你和10年前那个智商是120的人的智商并不一样。智商是120的意思是你在现在这群人当中的排名是计算出来的在前百分之多少,所以你的智商是120分。而那个时候的人在那个时候的排名是多少,他是120分,这两个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



所以,人们对于智商的了解和测试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间,现在甚至有人说,我们现在的很多低幼的儿童所玩的那个小小的智力游戏,在可能20年前,都是当时的奥林匹克竞赛的题目。人的智商在不断地提高,同时相应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有的人智商测试总是不高,但是生活技能很强。所以,智商这个东西不用过度去紧张,因为人有很多种层面的智力,现在的比较科学的智商分配方式是说,有分析型、创新型和实践型三种不同的智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283
16#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14:58: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分析型是什么呢?



你的学习能力,就像我们这样学东西、考试这种需要的是分析型的能力 。



创新型的能力可能就不适合参加考试,他就适合去创造。像达芬奇从来没说自己上过什么学,达芬奇没有进过拉丁文学校,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怎么受过教育的人,但他的创新型能力极强。



第三种就是实战型,就是我在实际生活当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变得很强。



这是三种完全不同的智力,那么在针对智力这件事情上,本书的作者建议大家采用动态测试而不是静态测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283
17#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14:59: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什么叫静态测试?静态测试容易引发固定性思维。我测了你的智商,你今后的标签你的智商是75,这种方法是不对的。因为人会变,所以我们需要做动态测试。



什么叫动态测试呢?测试完你的整个智商结构以后,告诉你哪些指标你还可以进步,甚至告诉你进步的方向和方法。这时候每做一次动态的智商测试 ,你就知道自己有缺点有需要进步的地方,回去以后不断努力,下一次就变了。所以,动态测试,你可以过一段时间做一次,并且知道自己这段时间有没有进步,然后把你所拥有的知识用搭积木一样的方式构建成一个知识结构。



构建知识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好多人说读了书以后不知道这书放在哪儿,不知道这本书在人生当中的位置在哪儿,所以你就记不住,你就不知道怎么应用它。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构建一套完整的知识架构,这个知识架构像搭乐高一样,就是一块一块地稳固下来,一块一块地拼接起来,最后形成自己的一座知识大厦,这就是关于智力的一些话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283
18#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15:00: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最后,我们建议大家要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为什么人要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呢?各位你知道人的大脑有多么可怕吗?人在出生的时候,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被称作神经元。



连接神经元的叫作突触,神经元通过突触来传递信号。在出生前后很短的一段时间里,人会经历一段大脑突触形成爆发时期 ,在这段时期大脑会自行发展 ,神经元会长出细小的分支,也就是轴突。它们向外伸张寻找其他神经元上的小突起,就是树突。当轴突和树突碰撞,突触就形成了。这三个词要记住轴突,树突,轴突碰到树突形成一个突触。突触形成就相当于我们在大脑上有了一个驿站,有了一个站点。



人在一岁到两岁的时候,突触的数量会达到顶峰比成年后的平均水平大约高出50%。之后突触数量增长会比较平稳直到青春期前后,经过了青春期的爆发增长以后,大脑有一段时间会去除突触,因为突触增长的速度开始减缓。在16岁左右大脑发育成熟,突触达到惊人的数量,大约150万亿个连接。所以你会发现青春期的很多孩子大脑特别活跃,学东西也快,那个时候他大脑是最发达的。但是他们缺少条理、缺少整理、缺少像乐高的一个知识架构,因为他的突触链接可能太多,太多的结果就是兴奋但是没有条理。



随着我们不断长大,可能有些突触就慢慢地断掉了,慢慢地形成合理的链接。这时候人变得冷静、理智、成熟,这是整个人大脑的一个成长的过程 。我们的智力、记忆能力、学习能力既取决于基因也取决于环境、性格、求知欲和家庭条件都会对我们的学习有影响。



这里要注意的就是基因决定了一个孩子只是比其他孩子稍微好奇一些,但如果环境能够满足他的好奇心,那么这个孩子就可能比其他孩子聪明许多。反着看这条理论,既然无法快速提高智商,那么有没有策略或者做法可以当做认知的乘数,放大目前的智力水平呢?



的确有。抱有一种成长的心态、像专家那样练习以及建立记忆线索,这三个方法就能够帮助我们有乘数效应。什么意思?就是基因对我们的决定是相当微小的,除非你有疾病,你的大脑有障碍,除此之外人们的在基因上的这个智商差别是非常有xian的,但是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只要做双胞胎实验你就知道了。



你会看到很多同卵双胞胎,因为被放在完全不同的成长环境当中,他们的智力发展、性格、学习能力都出现了天差地别的变化,所以外部的环境是很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283
19#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15:00: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那么我们既不能抱怨基因,更不能抱怨外部环境,那都是别人的事。我们自己能够做的事什么,就是要像专家一样地思考,什么叫作像专家一样地思考?米开朗琪罗在画完了西斯廷大教堂顶上的400多个人物以后,所有人都赞叹说画得真好,真是天才。



这时候米开朗琪罗说了一句话特别有意思,他说:“如果让人们知道,我为了练成这个技能耗费了多大的精力,这件事情就显得没有那么美妙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太希望自己是个天才,当我们觉得被别人称作不努力不使劲也能够学得很好的人的那种时候,你会觉得这个光荣要比这人真勤奋,好不容易得了个第一要好很多。



但事实上就是连米开朗琪罗、达·芬奇这样的人,他们是通过刻意的练习,通过成长型思维不断成长起来的。所以这本书应该和《刻意练习》以及《终身成长》这三本书打一个包,全国的中小学生和老师们都应该读一下,太重要了。因为把这三本书搞明白以后,你会发现原来学习是通过成长型思维、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挑战、刻意练习、反复训练再加上《认知天性》,用科学的方法给大脑一些小小的挑战,才能够学得更加牢固,这就是学习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283
20#
 楼主| 发表于 2024-6-17 15:01: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最后,这本书总结了两条,一个是学习策略的小结。学习策略是给所有要学习的人包括我们、我们的孩子,第一要练习从记忆中检索新知识,别老一遍一遍地读,要回忆,要挑战自己。



第二,有间隔地安排检索练习。别刚学完就考试,过一段时间再考,有间隔,然后穿插安排不同类型的问题,学了语文、学数学、学英语、学体育穿插着来。



还有一条是给教师的建议,当你是一个教师,你要去教会学生学习的时候,第一个,要做的事是解释学习的过程。你要让孩子知道这个记忆在他的大脑当中是怎么留下来的,把我们这本书讲的内容告诉孩子们。第二个,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就是要把学习的方法告诉孩子。



第三个叫作创造合意困难。什么叫合意困难?适度有效的困难,不要难到学生已经绝望得要死,不要那么难。就是创造合适的困难,能够给他创造学习机会。



最后一个叫作保证透明度。保证透明度就是你每次做完了这些考试之后,你要给大家反馈,你要告诉大家: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这个设计?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老师是怎么想的,会有助于学生更加尊敬老师、信任老师、形成尊敬和信任,整个班级才会具有领导力。



所以,以上就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我相信,如果你能够让孩子听这本书,他就一定能够焕发起学习未知东西的兴趣,因为孩子不怕挑战,孩子只是怕无聊、怕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你的孩子带来好的学习方法,让整个家庭能够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充满进取精神。我们下周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6-26 21:28 , Processed in 0.021996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