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人的“快落” 算是被外国人整明白了 大运会比赛间隙 外国代表团的运动员们 吃火锅、逛荷花池、逛公园、跳广场舞 话说街头偶遇运动员都是真的!
小编今早就在望江楼公园 偶遇西班牙代表队 马上冲上去完成了一个采访KPI
成都大运会这氛围 就主打一个“双向奔赴” 本地人恶补大运英语100句 碰到了老外估计会跟小编一样 高低要整几句 外国运动员 也在强化学习四川言子儿
嗯,小编也教了 一个西班牙运动员说“耙耳朵” 这下全球都会知道耙耳朵了吧……
四川话也迎来了国际化的一天…… 一个冷知识: 你知道老外为了学四川话曾有多努力吗? 1892年2月的一天 一位加拿大医生启尔德 在成都的街头走了走 对的,就是下图这位老先生
今天,所有的四川疾病患者 都应该回望那一年 正是启尔德在那一年开创了成都西医的历史 他为成都建立了第一所西式医院 还参与筹建了华西协合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前身) 能者多劳,这位哥老倌除了看病救人 还给学生编了一本百年之后都堪称奇书的: 《四川话英语对译教材》!
中文、英语翻译、读音标注一应俱全 (跟我们用“歪瑞古德”音译very good一样一样的)
(很有代入感,已经感觉老妈在喊我了)
从1892年至1949年的几十年中 像启尔德这样的加拿大志愿者陆续来到四川 他们在这里居住、生活、工作 他们创办了著名的华西医院和华西协合大学 为中国西部医学与教育的发展 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们留下的故事如今保存在 成都大邑县新场古镇的百年历史影像馆 戳音频即刻感受这份来自大洋彼岸的四川情怀 ↓↓↓
影像馆中几乎每张照片背后 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岁月有痕,情义无价 曾有一种爱,跨越千山万水 温暖了中国成都 如今这座友好包容的超大城市 正坚定信心 步履不停地奔赴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四川交通广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