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我考完行吗?”高三学生被父亲逼迫辍学?

[复制链接]

698

主题

724

帖子

23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3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6-9 08:2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女孩即将高考,

父亲逼迫辍学打工,

女孩含泪:爸,让我考完行吗?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图片


6月6日,全国高考前夕,一则内容为“高三学生高考在即,但她的父亲却逼迫她辍学打工”的信息引发全网关注,不明真相的网友纷纷吃瓜、愤慨不已。



图片
图片

网上信息截图及网友评论


记者找到信息源头,该信息是“某某头条”一ID名为“荔枝坡上的百合花”在6月6日清晨发布。记者随即对该信息进行核实确认,发现这则信息配图为真,但内容却是真假参半。该新闻事件发生于2020年8月,而事件主角小霞(化名)如今已经是一名大二的学生。


假:女孩一个月后高考

真:女孩一个月后念高三


2020年8月,暑假即将结束,达川区石桥中学的准高三生小霞却面临辍学危机:母亲生病住院,父亲告知她,家里仅剩的5000元学杂费只能供三妹上学,希望她和二妹能辍学打工,她大姑也帮忙找好了工厂。


图片

白衣红领为小霞


此时小霞又惊又怕,惊于父亲的决定,怕于母亲的病情恶化,多重压力让身为大姐的她迷茫又无助。


“爸爸,我不想退学。我没有那么大的本事,也没有那么聪明,我就是凭自己的努力去认真学习,我要是退学,我都无法想象自己长大以后是什么样子的……”出身农村的小霞深知,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她希望父亲能支持她完成学业。可家庭现状如此,父亲也无计可施,直叹息“家长难做”。


在与父亲交谈时,小霞流泪哭诉的模样被人录下并上传至网络,迅速引起各大媒体平台的关注。


后续发展:学校及社会伸出援手


小霞的情况被班主任彭显勇得知,他迅速向校方反映此事。学校领导及班主任随即前往小霞家中给父亲做思想工作,并表示会为小霞及其同校的三妹免除学杂费用,帮助两位学生完成学业。


2020年9月2日,小霞写了一份减免学杂费的申请书,说明了自家的困难。学校领导次日就签字同意,并在申请书上留下“请减免一切费用”的批注。“她高三学习的一切费用都是免除了的,就连几十元的保险费都没让她交过。”班主任彭显勇回忆说,当时,学校还组织师生为小霞家捐款,希望减轻她家的经济负担。


媒体的报道让“小霞事件”持续发酵,她也得到了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当地政府将小霞一家纳入低保,并为其发起捐助。省内外不少爱心人士也伸出援助之手,纷纷捐出医疗费、学杂费、生活费等,极大缓解了一家子的生活压力。直到现在,小霞已是大二学生,爱心人士仍然坚持资助她部分学杂费用。


当前现状:自己兼职赚生活费


“很感谢爱心人士和学校的帮助,我们家现在的情况好太多了。”6月7日,记者再次联系上小霞,得知她如今已是成都某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


小霞的作品


入学时,高中班主任和小霞的大学辅导员联系,详细说明了小霞的家庭状况,希望该校给予她帮助。辅导员了解情况后,为她申请了勤工俭学岗位。


现在,小霞每月在图书馆整理图书、做管理工作,就可以得到400元补助。“勤工俭学岗位的工作很轻松,一点都不会耽误我的学业,而且我很喜欢这个工作。”小霞说,自己不想浪费一切赚钱的机会,寒暑假也几乎都在成都兼职打工,为下一学期赚取生活费。


图片

小霞的作品


聊天中,小霞还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她表示,自己目前学习成绩虽然还算优秀,却没有考研打算,而是想要早日毕业工作,为家里减轻负担。“希望未来能从事服装方面工作,这也是我的爱好。”小霞如此憧憬着。



2023年高考已开始,

小编搜集整理了近年来高考期间

常见的部分谣言和藏在后面的骗术,

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明辨谣言,

谨防上当受骗。

01

考前考中阶段

谣言一

高价购买高考试题和答案

提醒

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命制、保管都在国家规定的保密场所进行,有严格的保密管理措施。


网上发布的“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信息,均为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的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属于违法行为。


广大考生及家长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切勿以身试法。


谣言二

寻找丢失准考证的考生

图片
图片

提醒

高考期间,网上经常会流传“某某考生准考证丢失,求转发,帮助考生”等信息。

从以往案例看,经有关部门核实查证,考生根本没丢失证件,信息上提供的电话多为诈骗电话,一旦拨打可能掉入吸费陷阱。

如遇此类信息,建议与公安机关或考生所在考点学校取得联系,未经核实情况下不转发、不跟贴、不评论,不拨打相关联系电话,谨防上当受骗。


谣言三

有人捡到高考试卷

图片

提醒

高考试卷运送有严格的安保措施,公安武警人员全程押运,全程无死角视频监控,并采取技术手段全程车辆定位,不会也不可能有试卷丢失,请大家切勿轻信,不转发、不评论此类不实信息。


谣言四

短信或电话等形式通知考生存在作弊行为

提醒

高考作弊是一种违法违规行为,考生在高考中如有作弊行为,会由教育考试部门经核实后按规定流程当面送达有关材料,不会以短信、电话等非正式途径私下联系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切勿理会,谨防上当受骗。


02

评卷统分阶段

谣言五

评卷老师只顾赶进度不顾评卷质量

图片
图片

提醒

高考实行网上评卷,阅卷工作严格遵循“坚持标准、统一程序、宽严适度、前后一致”原则,并有严格的质量监控程序,对评卷质量进行全程检查,确保公平公正。


发布此类信息的不法人员往往是为了博流量、蹭热度,无中生有、制造焦虑,切勿轻信此类谣言。


谣言六

进入内部系统更改高考分数

图片
图片

提醒

自称收取费用后可通过“特殊途径”更改高考分数的信息纯属骗局。考生成绩在发布前做了多份原始数据存档和数据异地备份,发布网站也设立了严密的防入侵系统,以确保考试数据绝对安全,请广大考生家长切勿轻信,以防上当受骗。


谣言七

提前查询高考分数

提醒

高考结束后,一些诈骗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急于查询成绩的心理,通过微信群、手机短信等渠道发送“提前查询分数”的虚假广告链接实施诈骗。


链接中会要求填写身份证、准考证等相关信息,并交纳一定的查询费用,一旦上当不但会有财产损失,还会泄露个人信息。


省级教育考试机构会在规定时间节点统一公布考生分数,不存在提前查询高考分数情况。

03

招生录取阶段

谣言八

利用“内部数据”分析高考志愿,

收取高额费用

图片
图片

提醒

高考报志愿阶段,有不法中介或网站宣称掌握内部数据,能够“精准定位院校”。并假冒所谓志愿填报专家身份,声称“百分百保上”“一分不浪费”,以此收取高额费用。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综合参考教育考试机构和所在中学、有关高校提供的官方信息,不要相信不法机构或个人声称的“内部消息”,自主合理填报志愿,谨防上当受骗。


谣言九

掌握高校招生“内部指标”“机动计划”

图片
图片

提醒

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高校招生计划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向社会公布。

考生、家长应从官方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切勿轻信蛊惑,谨防上当受骗。


谣言十

某院校能购买补录名额低分录取

提醒

一些不法分子常以“计划外补招”“降分补录”为幌子实施诈骗。


实际上,高校招生具有严格规范的录取程序和监督机制,在招生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计划,须通过公开征集志愿录取,并不存在所谓的“花钱补录”。


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一律不能相信。


谣言十一

“知名大学”招收低分考生

图片
图片

提醒

所谓“知名大学”有可能是“野鸡大学”,这些学校通常采用容易与知名大学混淆的名称,以虚假的方式招收学生,有的甚至涉嫌伪造售卖虚假学历文凭证书。


考生和家长切勿轻信此类谣言。


谣言十二

申领“助学金”需先交押金

图片
图片

提醒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身份信息后,假冒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以符合“奖学金”或“高考助学金”资格为由,骗取押金或手续费。


考生及家长如果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电话,声称要发放“国家助学金”“助学扶助款”时,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应及时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


境随念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7-6 17:06 , Processed in 0.024655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