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4|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反时间管理

[复制链接]

43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6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7: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这本书的书名说出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观点——反时间管理。我们并不能把此处的反时间管理简单地理解为反对时间管理,就是取消一切时间管理,毕竟时间管理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说,它让我们能够更合理地安排日程,让我们能够实现要事第一,等等,这都没有问题。所以,我认为这个“反”应该是反思的意思,即我们应该重新思考时间管理本身。

大家有没有发现,越是忙着天天做时间管理的人却越显得没有时间。我们的时间被别人分割得太厉害了,而这本书的作者提出了一个口号“如何创造更多可用时间”。这句话其实是很严谨的。或许很多人会疑惑,时间怎么创造呢?每个人不都是一天24小时吗?你能创造出时间来吗?

其实,我们很多人在用很低效、用时间换钱的方式在工作,那么,如果我能够创造出一种高效的赚钱方式,这不就是创造出了很多时间吗?因为我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我们认为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所以,这本书的核心其实不是教你一套怎么样去创造时间的工具,而是要改变我们对于时间的整个认识和看法。当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了变化,我们与时间的关系才能够发生真正的质变。当然,这本书也有一些令人不喜欢的成功学的味道,这也让我比较担心,所以大家可以批判性地解读,但是这本书一定还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首先作者提到,他们家信奉一种加文法则,这是他们家独特的法则,因为他妻子的弟弟叫加文,他在21岁的时候意外去世了(作者的儿子加文也不幸夭折),这件事情对他们全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他们惊异于一个人的生命竟然能够戛然而止,所以他们全家人认同了一个观念,叫作“生命在于行动,行动才是人生”。人们也许会说,自己有很多的梦想,等退休了以后再去实现,但是未必能够活到退休的时候;或者是等到把孩子送进了大学,就去实现很多梦想,但恐怕也不一定能等到那一天;又或者到了那一天,身体已经没有能力支撑了。所以有句英文叫"Today is my everything",意思是“今天是我的一切”,这句话的核心就是不要搁置梦想和家人。

做时间管理的人经常会把时间分割为work和life,也就是工作和生活。所以,我们常会听到很多朋友问,如何能达成work-life balance(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只要问出这个问题,平衡就一定无法达成,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价值观错了,这种价值观把工作跟生活彻底割裂开。所以,越割裂就越会发现,工作的时候想要生活,生活的时候还在留恋工作,永远生活在别处,永远心不在焉。还有一句话叫“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这句话错得更离谱。因为身体跟心灵如果总有一个在路上的话,那么这就意味着身心是分离的。身心分离的状态永远是痛苦的,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坐在办公室里能干出活来吗?你能指望一个灵魂神游的人体验到当地丰富的风土人情吗?不能。所以,我们必须得整合,而不是割裂。

为什么这本书的书名叫《反时间管理》?我们分析一下就知道了。“时间管理”是一个管理学的专用名词。它出现的背景是当资本主义不断发展时,我们有了丰富的雇佣关系,出现这些雇佣关系以后,管理者不但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还要管理好员工的时间,希望员工们能够把时间更清楚地分割,哪些是卖给雇主的,哪些是留给员工自己的。所以,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下,我们不断地想更巧妙地分割时间。但是你要知道,更巧妙地分割时间是没有用的。因为如果你能够在六个小时之内做完过去八个小时的工作量,那么老板就一定会再分派给你更多的工作。于是,你还是会工作八个小时,甚至十个小时。所以完美地分割时间没有用。

解决时间管理带来的问题,要重视三个维度:第一个叫作可用性,第二个叫作能力,第三个叫自主权。这些都与时间管理有关系。首先,可用性就是考虑自己有没有空闲时间可以支配。然后,能力就是指,即使是同样多的时间,能力不同的人效率也不同,所以我们需要在能力上下功夫。而自主性是指,时间的使用是自己说了算还是别人说了算。那么接下来,我问大家一些问题,我们可以一起反思一下:

我有多少时间可以随心所欲地深入一个新的项目中、延长假期、身心放松地闲逛、写一本书、停止工作等?选择任何一件你一直想做却没做的事情,并且问问自己为什么迟迟没有付诸行动。

*你有多少可用时间能实现它?

*你有空吗?

*你有时间去做吗?

如果你想做一件事,你有多大能力去做?你能立刻做吗?

*你有多大的能力和行动力去实现它?

*你有能力做吗?

*你有方法做吗?

你有多少自主权、选择权、自由或发言权来做出这个决定?

*你的决策水平如何?

*在不对他人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你是否可以放开手脚去做这件事?

*你有选择吗?

这些问题都很“扎心”。如果去问职场当中的人,大家普遍会觉得,想要深入地做一件自由自在的事是很奢侈的,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我们的日程表早就被别人分割得七七八八了。你以为是自己在排日程表,实际上是别人在分割你的日程表。比如,为了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见面、会谈,应付各种检查,写报告,你的日程表全部已经被割裂开了。所以,作者提出,别指望老板赐予你灵活性,因为老板赐予你灵活性的目的是占用你更多的时间。所以,我们要自己学会分清主次。

管理等于控制,而我们追求的所谓更高效的控制,其实就是去做更多的工作。实际上,我们应该学会怎么样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梦想上。在实现梦想的同时完成工作,这时候才能够实现时间的灵活性,这一方法叫作“时间翻转”。我们所要做到的不是时间管理,而是时间翻转,这整本书就是讲怎么去实现时间翻转。时间翻转的核心主题是立刻行动加复合效应。这就是能够创造时间的原因,需要我们的价值观发生改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27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474
17#
发表于 前天 08: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27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474
16#
发表于 前天 08: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文化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27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474
15#
发表于 前天 08: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676
14#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关于“金钱和意义”的矩阵。如果问在这个矩阵当中我们应该选哪个区块,我觉得大多数人都会选赚钱多同时创造意义多的活动。我们要努力地去成为一个会赚钱,并且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去把意义和工作整合起来。

最后总结一下,作者说:

传统的爬梯式努力使人们不敢提出问题,不敢去追求他们有xian的经验以外的梦想。这些爬梯的人不敢在自己的爬梯经验以外寻找答案,因为他们害怕出错或出糗。

当你不清楚你看到的是什么时,就提出问题。保持好奇心。不要驻足于自满。

不要凭固有经验设定目标。

经验内的目标是任务,经验外的目标是成长。

我希望这句话能让大家有所感悟:“经验内的目标是任务,经验外的目标是成长。”

谢谢大家,我们下本书再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676
13#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最后,我要给大家补充的就是,不要执着于结果。虽然我们讲过很多成功的例子,但是也千万不要被成功的例子骗了,似乎你只要去做了就一定能成功。当然,你不去做是一定成功不了的。我说的不要执着于结果,就是指你也很有可能度过了像梵高一样的人生,最后到死都没有出名,到死画都卖不出去。不过,你过了自己的人生,这也是可以接受的,也好过我们到死发现自己一辈子都在抱怨办公室,抱怨要上班,觉得工作没意思,一直摸鱼,和老板争斗。这是我们自己的一个选择。

最后,作者把所有的工具整合在一起,给出了一个连续性的建议。这些建议是:

*选择那些使你有热情的工作。

*无须依靠他人,独立启动项目。

*邀请有影响力的个人和组织合作,让他们帮助你在特定日期之前完成项目。

*围绕一个可以整合你的价值观的成功项目建立商业模式(赚钱方式)。

整本书其实是在讲一种棱镜生产力。时间翻转框架就像一个棱镜,照射进去一束光,投射出来一大片光。用棱镜来放大我们的产出,这就叫作“小投入,大产出”。除了要鼓励自己折叠和翻转之外,你也要鼓励他人翻转。比如,我不只是讲给我们听书的受众,我也是讲给我们的员工听。如果我们的员工说:“樊老师,我不想拿工资了,我想翻转。”没问题,这是好事,咱们可以谈一谈有什么合作的可能性,然后我们按结果付费,说不定我给你的薪水更多,而你的效率也会更高。你可以过上自己美好的生活,可以一边旅游一边工作,这没有任何问题。

时间翻转者并不是在拿时间和结果做赌注,他们找到了一种方法,即通过检验自己当前的想法来降低风险。他们将时间和精力投入他们期望的结果中去,当下就尽情享受那些结果会带来的好处,同时在实现最终目标前,创造与目标一致的工作,来帮助达成这个目的。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金钱与意义”的矩阵,横轴是创造意义的活动,纵轴是赚钱的活动,这时候就产生了四个区块。第一个叫赚钱多但创造意义很少,比如开赌场这类孤注一掷的事,虽然赚钱很多,但是创造意义很少,甚至是坏的。左下角的是赚钱少,创造意义也少,每天上班没意思,还挣不着钱。右下角的叫赚钱少但创造意义多,虽然不赚钱,但是每天在努力地帮别人,比如做慈善事业。右上角的叫赚钱多,创造意义也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676
12#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7: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张图的横轴是我们的注意力,纵轴是我们的价值观。当价值观和注意力分开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在努力地做一些与价值观不符的事,消耗了大量的注意力。这时候,我们的工作跟生活都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过去的时间管理。所谓的时间管理,其核心价值观就是,你不喜欢工作的话,你就得忍一忍。忍一忍是为了将来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度假,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但是等你忍到一定的时间,孩子都长大了,不需要你陪了,而你跟孩子的关系已经不好了。所以,当你认为意义和注意力是不能集中在一起的时候,你的工作跟生活都是痛苦的。


而我们在这本书里所提及的时间翻转,是在强调你要知道价值观和注意力应该合在一起,我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对我有意义的事情上。这时候,你会发现工作和生活都是快乐的。

不要空想,也不要躲避梦想。我们总是觉得梦想放在那儿,即使不实现也没关系,反正只是梦想而已。我们根本不敢朝着梦想去努力,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自己一辈子都在逃离梦想。另外,还要珍惜自己的时间,但也无须全能,你不需要事事都做得很好。没有人说创业都是一帆风顺的,但是你每天要做的是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是在为自己打造城堡,这样就会感到很愉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676
11#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7: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我们可以改一下,不再是跳出你的舒适圈,而是要学会扩大你的舒适圈。你的舒适圈是一个月挣八千块钱工资,你对此觉得很舒适,但是你可以试着扩大你的舒适圈,挣一万六、两万。如果想从八千突然跳到两万,凭借什么呢?找老板谈判吗?谈判是不可能达到两万月薪的,这得依靠改变收入的模式,去按结果收钱,而不是按照时间来收钱,这样你就获得了自由和弹性。

我见过一个从事翻译工作的人,他原先在公司里负责翻译,每天上班、下班。后来,他觉得这样工作太没意思了,于是对老板说:“你干脆雇我,翻译一次就给我结算。”这样的话,他在公司的总体时间减少了。虽然收入减少了,但是他可以自由接活了,成了一个自由翻译家。变成自由翻译家后,他就可以自己挑选项目了。之后,他觉得自己喜欢旅游,就可以去接旅游景点翻译的项目。有很多大公司开会喜欢在玉龙雪山、张家界这些地方,那他就挑这种项目。等他后来更出名了,国外的项目,比如瑞士洛桑,他也愿意去。所以,他一边旅游,一边做翻译工作,收入还比过去更多了。他的时间是有弹性的,可以把工作和旅游结合在一起。他的舒适圈扩大了,不再追求每个月往账上打八千块钱工资。每个月往账上打这些工资,老板可不是要使劲让你干活吗?比如,今天的翻译工作结束了,就让你再去给他搬货。所以,你可以做一个按结果收费的人,这也是一个有效改变收入模式的方法。

不辞职也是可以的,这是我一直强调的。很多人会觉得,我说的这些话可能是在忽悠,万一让我到时候失业、散财了怎么办。但是人生的责任是自己担负的,只有小孩子才会觉得别人需要为你的人生负责,自己的人生自负责任。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不辞职同样可以改变你的收入模式,你可以学会改变收入结构,去思考这样的事,慢慢地孕育这样的思维。我们讲过一本书叫《离经叛道》,你去听那本书就能明白我的意思。《离经叛道》的作者叫亚当·格兰特,本书作者也很喜欢他,这本书里还引用了亚当·格兰特的话:

我开始确信,时间管理并不是一个解决方案,它实际上属于问题的一部分。

时间管理给我们造成了大量的问题。作者认为,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但不要用时间来衡量价值。如果我们用了错误的价值观来看待生活和工作,那么生活和工作都是痛苦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676
10#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7: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作者不太建议大家招聘年轻人,因为招聘年轻人还需要培训他们,培训花费时间过多,不如直接招聘专家,宁可多出钱,让专家为结果负责。这也是我说的作者比较幼稚的地方。因为你会发现,其实这个世界上很多伟大的公司都是在招聘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优势。招聘专家的方式更适合小规模的企业,适合像作者这样的自由职业者,所以这个方法未必要全部听从。但是,专家招募的确也是一个有必要学习的方法,因为这可以造福他人。专家招募运作方式如下:

1.时间翻转者为明确的结果设定最后期xian。

2.专家提供服务、软件、产品或其他资源,使目标得以实现。专家需要

*提交约定交付的结果;

*在约定日期提交结果;

*为约定的财务金额提交结果;

*在无监督的情况下提交结果,因为他们是专家。

但是我要提醒大家,这件事没那么简单。如果创业真的都像作者说得这么简单,那所有人都能创业成功了,但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最后一个方法叫作改变收入模式,也就是打造我们的经济护城河。什么叫作改变收入模式呢?你需要懂点经济学知识,把自己的收入模式变成一个边际成本更低的方式,而不是更高的。作者说,他有一个学生是按摩师,每天给别人按摩,十分有名,收入也还不错,但是一旦她不按摩就没有收入,所以她一定要按摩才能有收入。在这样的收入模式下,她就没法旅游度假,没法陪伴家人,因为只有坚持按摩才能够赚钱,不按摩就赚不到钱。后来,按摩师就琢磨怎么改变收入模式,使得她不按摩也能赚钱。于是,她想出了一招,她把自己的按摩技巧总结成了一套方法,叫作身心合一疗法。所以,她从按摩师变成了IP,变成了身心合一疗法师。刚开始的时候,她肯定还是得按摩,但是她会招募学员,愿意学身心合一疗法的人可以向她报名。于是,她从自己按摩变成了收学费,她甚至可以收线上的学费,然后再变成线上的录播课,带大家学习按摩,这就是改变收入模式。

改变收入模式的目标是为了释放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书中有大量的案例,作者列举了很多他辅导过的案例,但是我觉得他所辅导的案例没有我见过的案例厉害。比如,两个没有工作的年轻人,坐火车一路从湖南到河南,准备讨生活。两人原本计划去郑州,走到半路在漯河下了车。哥哥觉得漯河不错。于是,本来要去郑州的两个人,车还没到站就在漯河下车了。弟弟问:“为啥?”哥哥说:“漯河肉联厂你没听说过吗?这么有名的城市,下车!”他们就这么随意地决定到漯河下车,然后在菜市场找了个摊位,售卖油炸的零食,一边炸一边卖。后来生意好得不得了,因为炸得很好吃,于是,他们就以塑料包装的形式售卖,最后小摊变成了一家公司并且上市了,叫作卫龙。

这是我知道的案例,因为我去过他们的公司,给他们上过课。正是因为他们改变了商业模式,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如果他们贪恋那个小摊,觉得自己这辈子就只要这个摊位,绝对不能离开,那么他们永远不可能变成特别有钱的人。因为他们得一直炸,不炸就没收入。但是,他们想到可以把油炸零食加以包装售卖,那么他们就可以有代理商,就可以卖到全国各地。于是,他们创造了一个新的品牌——卫龙,卫龙最终成了上市公司。我还见过更夸张的案例。北京有一对健身教练整天帮助顾客健身,后来发现实在是挣不到钱,因为健身教练就是靠时间打工赚钱,于是决定开一家健身教练学校。最后,他们在北京大兴开了一家全国最大的健身教练学校,现在也报了新三板,准备上市了。

所以,当你改变了收入模式的时候,你就为自己真正建立起了经济护城河。所以,我们要学会根据成果获得收入,而不是根据时间获得收入。但是这一点,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巨大的挑战。我想问问大家,你们觉得自己在公司一个月挣八千块钱,是否创造出了一万块钱的成果?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会觉得肯定有,甚至创造了不止一万,说不定是两万。这种情况下,你其实可以挣两万,所以你别问老板要一个月八千的钱,你可以去挣两万,说不定下个月就是四万。但是,人们一般不敢,人们习惯于担心:万一我下个月挣不了两万呢,还是老老实实地在这儿挣八千吧。这就是个舒适圈的问题,因为人愿意待在熟悉的“地狱”。这句话听着特别狠,我们愿意待在熟悉的地狱,就算这是个地狱,因为我们感到熟悉就不愿意走。我们过去总说,要跳出舒适圈,大家听到这句话就害怕:“我不想不舒适,你老让我跳出舒适圈,我还不知道怎么进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676
9#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7: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写了一句有点损人的话:“企业文化是99%的工作信号加上1%的工作。”我说了这句话,有人可能会不高兴。“99%的工作信号”就是指很多人在组织当中每天工作都只是在释放工作信号,让周围的人看到我在工作,看到我在努力,看到我在加班,我哪儿也不去,老板走了我才走,老板不走我绝对不走,这就是释放工作信号。实际上,你真正创造价值的那一刻可能只占到1%。我觉得1%有点低了,20%可能比较合适,这意味着你只用到20%的时间肯定就能够完成这一个月里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因为我们需要释放80%的工作信号,所以我们消耗了大量的时间。而我们还有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幽灵步骤”上。

“幽灵步骤”可以表现为待办事项清单,也可以表现为完全不必要做的重大项目,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一切。

如果行动和目标一致,消耗时间并不是对时间的浪费。

时间管理中的“幽灵步骤”,是在根本不需要做的事情上进行衡量,试图在衡量的结果上提高效率。

我们常说的“组织的熵增”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当一个组织变大了以后,大家花费了更多的时间不断地沟通,不断地对标,然后不断地检查、复盘,生怕出问题。而过度的检查影响的是“好人”的工作,对于“坏人”没有影响,因为“坏人”已经打定心思“摸鱼”了,所以他会配合所有的检查,只要能让他“摸鱼”就行。这就是职场当中劣币驱逐良币的原因。

如果平日里一周五天的工作可以集中在一天内完成,你就会省下四天的时间,从而翻转了时间。并非所有的工作都能被压缩,但事实上,将优先级高的工作放在首位(而不是末位)将会避免任务切换等带来的时间浪费,扩展了你的心智带宽(脑力资源)。工作同步坚决且完美地消除了干扰和时间消耗,并在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起自信和团体信心。

如果你希望高效地处理一些高质量的任务,最佳的方法是集中做,而不是把它分散在52个星期之内完成。一旦你把任务分散到52个星期之内,这件事可能永远都做不好了。压缩时间可以产生效能,因为你在持续地深入思考。当我们的节奏变得缓慢,把一件事分成每天一个小时的量来做,那就把这变成了一个平庸的工作,就只是一个工作信号而已。如果我们想要把时间压缩,省出很多时间去度假、陪家里人,但同时还有很多事要做,这就要学会另外一个叫专家招募的方法,这是护城河的第三招,即你要学会招聘专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6-30 18:13 , Processed in 0.023434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