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58|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命悬一线,我不放手

[复制链接]

473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5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24-5-14 16:27: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樊登:各位好,最近我读了一本特别扣人心弦的书,叫作《命悬一线,我不放手:ICU生死录》,作者是北医三院的ICU的大夫薄世宁。欢迎您,薄大夫。

薄世宁:谢谢您,樊老师。我很高兴,因为我一直想让您读这本书。

樊登:谢谢。我先说说读完您的书之后的感受。第一,我对ICU有了更多的了解。第二,我特别钦佩医生们对身体的了解程度,人体内会发生意外的地方实在是多得不可想象,就算您有这么多年的医疗经验,依然要像探案一样,面临很多像迷局一样的疾病,这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第三,我感受到医生跟患者之间的感情很深,因为医生把患者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所以,我在这儿对所有的医生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您。

薄世宁:谢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8226
27#
发表于 2024-5-24 10:43: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8226
26#
发表于 2024-5-24 10:43: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453
25#
发表于 2024-5-24 10:40: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453
24#
发表于 2024-5-24 10:40: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90

帖子

751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13
23#
发表于 2024-5-15 14:54: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3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523
22#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14:15: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樊登: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这个人发现他去看病的时候,医生问他怎么了,他总是很难准确地描述自己的状况,也不知道大夫到底有没有弄清楚他的症状。他就想问问作为患者,怎么跟医生沟通能又准确又快?我记得我小时候去看病,我就说肚子疼,然后医生问我哪儿疼,我说整个肚子疼。就这样,说不清。

薄世宁:其实我在这本书中提到,当医生成了患者时也会遇见很多困惑,比如也会患得患失,会有侥幸心理,会盲目冒险,或者不撞南墙不回头。其实对于病人来说,再怎么学习也成不了医生。很多人可能会说,你要想和医生高效沟通,得先学一些科普知识,其实我是觉得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当我们医生成为病人,或者成为病人家属时,我们也会决策失误。个人经验会让你做出很多错误的决策,比如隔壁大爷老张气管插了管,结果没救活,那你可能会觉得气管插管是救不活病人的,不如不插管。其实个人经验会影响你的决策,如果你真的想和医生高效沟通的话,你就把你的主观问题反馈给他,剩下的就是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你自己去学习那么多专业知识,只能让你的健康素养得到提升,但是真正得病的时候,还是交给医生来判断更靠谱一些。

樊登:我记得我说自己整个肚子疼的时候,医生也不着急,他就开始在我肚子上这样敲、摁,问我“这儿疼不疼”“放开的时候疼不疼”,医生有他的办法,所以你只要准确地表达就可以了。

薄世宁:对,准确表达。

樊登:总之,我读完这本书之后的感受就是相信医学,不要太惧怕ICU。ICU同样是一个充满着温情的地方,命悬一线的时候会有人为你永不放手。谢谢大家,我们下本书再见,谢谢您。

薄世宁:谢谢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3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523
21#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14:15: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樊登:讲了这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谢谢大家今天能够听我们讲这么多让我们特别感同身受的故事。谢谢以薄大夫为代表的大量的医生们,奋战在一线。非常谢谢您写了这么一本书。

薄世宁:谢谢樊老师。其实我一直想让您读这本书,我当时加您微信的时候就说,您只要看了这本书就一定会喜欢。

樊登:是的,特别好。我们的节目是“作者光临”,有些观众还有一些问题,咱们用快问快答的方式回应一下。

健康人作为家属陪诊的时候,怎么做才能跟医生达成比较好的配合?

薄世宁:这就是一个医患共同决策的问题,我们很多时候遇到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信任问题。其实不信任会让你走很多弯路,让你患得患失,让你不敢冒险,从而错失良机。信任不能削减医学的不确定性,但是一定可以削减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我觉得建立信任是放在第一位的。

樊登:家里的老人总是相信偏方,有什么病都去找“神医”看,不愿意去正经医院,对于这种情况,你有什么可以说服他们的办法吗?

薄世宁:人类对于偏方、秘方的信任是藏在基因里的,因为人类经过这么漫长的一个演化历史,多数时间里是处在无助的状态下。偏方和秘方可以带来一种精神上的信任。

樊登:精神上的确定性。

薄世宁:所以,有时候劝老头、老太太完全不去相信这些东西也很难。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在相信那些乱七八糟的理论时,也请他们一定要相信科学。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科学知识普及给他们,比如把我的一些短视频发给他。当他们能相信科学时,他们的选择大概率是正确的。如果你完全不让他们去信偏方,这也很难做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3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523
2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14:14: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回家”这个话题对于我们zhong国人是很重要的。家这个概念就是我们的精神图腾。你想,我们平时进步或颓废的时候,成功或失败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家,以及家里的父母。我当时就这个话题拍了个短视频,播放量在五千万以上。我以前以为zhong国人忌讳谈生死的问题,但没想到这个视频的反响这么激烈。所以,我发现,不是我们忌讳谈生死问题,而是和我们谈生死问题的人太少了。

我记得我父亲当时看到这个病例后,每次讲起这个故事时都会潸然泪下。我以为,他以后要走的时候,一定是想回老家的。结果有一天我爸叫住我说:“儿,我跟你商量个事。”我问他要商量什么事。他说:“以后我和你妈要是快没了的时候,我们不想回家,我们想跟着你。”一说这个,我就很难受。我问他说这干吗,于是他就马上转移话题,说自己的身体好好的,就怕我忘了,才跟我说这个。我就告诉他,以后我走到哪儿都会背着他走。说完后,我一出门就受不了了,北京那天下着大雪,雪哗哗地打在我的脸上,我就开始嗷嗷地哭。

其实这个过程没办法避免,你再不舍,还是要和你最亲的人分别。这个时候,满足他的愿望就是最好的选择,这就是“不放手”。在他生命的最后一个环节,无论是回家,还是把他留在身边,都是“不放手”。我说“我未来永远都带着你”,因为对他来说,和我在一起的地方就是家,这个家早已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地址了,不是一定要回到那个坐标,而是有亲人的地方就有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3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523
19#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14:14: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樊登:书中还有一个话题是关于抢救的程度。您的书里有一章叫作“我多做些什么,你才会不放弃”。这其实是一种态度,就是您会觉得“我应该尽可能地抢救”。但是最后一章的案例,是关于您发小的妈妈,您发小叫她“娘”。

薄世宁:他叫她“娘”,我现在也用“娘”来叫我母亲。

樊登:在这个案例中,您选择让她回家。您是如何做出这个抉择的呢?哪些情况下,您会坚持抢救?哪些情况下,您会觉得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

薄世宁:其实书名“命悬一线,我不放手”中,“命悬一线”是我们经历的这些故事,“不放手”是一种态度。其实“不放手”并不是一定要无谓地抗拒死亡,而是在我们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有“不放手”的态度。即便到了疾病晚期、没有希望的时候,尊重病人的意愿,帮他缓解痛苦,带他回家,这也是一种“不放手”。

我发小的母亲当时已经到了癌症晚期的阶段,在治疗两年以后,她的病情越来越差。到了最后一天,她甚至出现了心脏骤停。复苏成功以后,她被送到了我那里。那天我跟这个阿姨聊天,我是第一时间跑过去看她的,并安慰她没问题的,都能治好。当时她的气管里插着管,她哭着摇了摇头。我就大概明白了,她已经知道这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接着她冲我示意,我就问她是不是想回家,她拼命点头,表示想回家。

我就跑到门口,向我的发小讲述这件事情,刚开口就遇到困难了。他说:“前两天,我妈就嚷嚷着要回家,我们那时候就说她一定是糊涂了,觉得等天暖和一点,病不就可以好转了吗,咱们都已经治了两年了,咋能放手呢?”其实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有这种困惑。我们zhong国人讲孝道,讲亲情,在我们遇到疾病的时候,知道要果断地开始,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手。

然后他又接着说:“哥,你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药,我们都用上。”其实在这个时候,当病人临近生命终结的时候,满足病人的愿望,就是一种形式的“不放手”。这就是对病人的关爱,就是对他的尊重,对这个生命本来的尊重。到这个时候,满足病人的愿望就是最好的治疗。后来我就跟他说,这两年我是看着你们一路治疗过来的,你们北京、上海医院都去过了,最好的药你给你娘都用过了,你现在就带她回家,要回去就赶紧回去,再不走的话就来不及了,回不去了。

樊登:您确定没有更好的办法?

薄世宁:她的肿瘤已经扩散了,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更好的办法就是听病人的愿望,她想回家就带她回家,无谓地为了延长几天或一个月而去违背她的心愿,让她痛苦地插着管,这未必是病人自己想得到的。

樊登:但是也有一些病患他自己想放手、想回家,您会劝他再试试,那是因为您还能看到一点希望。

薄世宁:我能够看到希望的时候,我会劝他坚持治疗。

樊登:最终,这位老娘坐救护车回到了老家。

薄世宁:她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了。因为我们老家离这儿有四百多公里,下午3点多走,晚上9点多才到。后来我发小就给我打电话:“哥,我已经带着我娘回去了,一进到咱们县地界,我娘就睁开了眼,然后我们就抬着她看枣树、猪圈、老房子,到最后她拉着我的手走了。”他一说这个,我的眼泪就止不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3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523
18#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13:27: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樊登:那个也很厉害。那个孩子溺水以后昏迷了大概半年时间。他的情况属于植物人吗?

薄世宁:他应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植物人,更接近大脑功能严重受抑制的状态。

樊登:他的妈妈就是不放弃。她就跟薄大夫讲:“你让我进来,我每天跟他说说话。”薄大夫觉得这不合规矩,但是又看她那么可怜,就让她每天下班以后,别走电梯,从后楼梯自己走上来。ICU的人每天晚上听到那个脚步声,就知道是这个孩子的妈妈来了。全ICU的人都知道她。

薄世宁:给她留一扇后楼道的门。

樊登:那个妈妈每天来呼唤她的儿子,呼唤了半年,那孩子最终醒过来了。

薄世宁:我对那个孩子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小胖孩,脸圆圆的,长得很白,有着大眼睛、长睫毛,一看就长得很好。他跟他爸去游泳,结果溺水了。他爸游得好,就游到前面了,后来再见到孩子的时候,别人正在给孩子按压。我记得那天晚上,他们来医院的时候,孩子几乎没什么希望了,血压、血氧都维持不住。我记得他妈妈就问我这孩子醒来的希望有多大,我就跟她讲,谈什么希望啊,命都不一定能保住,更不要谈醒过来。讲到这儿,他的父亲就坐在地上扇自己耳光。

然后就像你讲的那样,她每天喊“儿啊,你睁睁眼”。其实我听到她喊这些话的时候,就也特别难过,因为我知道这个孩子醒过来的希望很小,可是他妈妈还在喊。第二点,这也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时代。大家都有过那种经历,你贪玩走远了以后,你妈在村口喊你。这让我很难过。我每天听到她喊时都会觉得很心疼。

半年以后,有一天晚上我正好值班,她又像往常一样先洗手,端了盆给孩子洗脚。擦完身子以后又在耳边喊“儿啊,你睁睁眼,睁睁眼”。突然,那个孩子的眼睛动了一下,然后她就赶紧说“儿啊,你睁睁眼,你可怜可怜你妈”。孩子睁眼了。而且更可贵的是这个孩子没有遗留下特别严重的脑部损伤,第二年又上学了。

樊登:相当于是休学了一年以后正常上学。

薄世宁:现在他已经大学毕业了。所以我们要相信希望。“希望”这个词很容易让人当成是一种振奋人心的口号,“大家要相信希望”。但是医学上所谓的希望,是要有循证医学作为依据的。虽然这个孩子当时溺水了,但是他的瞳孔没有散大,还有很多生理反射,他还有希望。他妈妈的坚持带来了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9-28 08:26 , Processed in 0.023734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