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mengyu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生母爱

[复制链接]

438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954
31#
 楼主| 发表于 2024-6-25 10:24: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这本书的重点就是四种需要改变的妈妈。因为依恋关系不一样,就会出现四种不同的需要改变的妈妈的类型。



第一种叫作“需要学会放手的妈妈”,就是前面讲的孩子三十岁了也不懂得放手的母亲类型。



这里我要念一个人的真实心情。有一个来咨询的患者说:“我只要看到妈妈的来电就会精神崩溃,因为妈妈总是重复同样的话。每次接完妈妈的电话,我都会因此变得情绪失控,无法正常生活。别人的妈妈都会说:‘我过得挺好的!你们不用管我,好好照顾自己就行!’为什么我的妈妈永远不会说这样的话?为什么我要负责妈妈的人生呢?我到底要照顾妈妈的生活到什么时候呢?”



很多人长期的痛苦来自妈妈,孩子需要背负的不是自己的生活,而是妈妈的不幸。如果妈妈总是把女儿或者儿子当作倾诉的、承担压力的对象,这就是没有完成分化的过程。



大家知道健康的分化是什么样的吗?这是我读完这本书之后一个很大的收获。我们判断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健不健康,应该看什么呢?这句话叫作“可分离,常牵挂”。你和你的父母可以分离:你在北京,他在老家;或者你在国外,他在国内,这是可分离。常牵挂,就是内心当中有牵挂,你们经常可以打电话、聊聊天。糟糕的状况是不可分离,或者是完全分离、没牵挂,也就是分开之后说“我再也不要见到这个人了,我再也不要收到他的新消息了”。



“可分离,常牵挂”是一个比较健康的体系。什么叫分化?分化是一个人在不断成长的过程当中,逐步地形成自我意识,并且从家庭当中分离出来的过程,这是每个人成长的必备阶段。如果父母和孩子不能完成分化的话,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双方都难以识别自己的情绪。父母会混淆自己的感受和孩子的感受,同时孩子也会混淆:“这是妈妈的感受还是我的感受?”



作者说:“未分化的父母认为,孩子不应违背自己的想法,而是认为:‘我难过,孩子也必须难过’‘我这么辛苦,孩子必须得理解我’‘妈妈伤心的话,孩子也要一起伤心’‘妈妈痛苦时,孩子必须同样痛苦’‘孩子不能存在与妈妈相异的观点。’有些妈妈甚至会将自己对丈夫的仇恨强加到孩子身上:‘爸爸让妈妈这么难过,这么辛苦,你怎么能喜欢爸爸呢?’一旦孩子想要拒绝妈妈的要求,妈妈就会动辄以切断经济支持相威胁,或者做出极端的断绝母子关系等行为。



“未分化的父母认为,子女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因此他们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于子女。还有的父母将自己想要证明的事情强加于子女身上。尽管孩子并不想这么做,但往往在妈妈的强烈愿望下无可奈何地接受这些要求。倘若孩子拒绝按照妈妈的心意做事的话,未分化的妈妈便会表现出对孩子的深深失望,甚至恐吓、威胁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954
32#
 楼主| 发表于 2024-6-25 10:25: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个最典型的情况就是婆媳关系。为什么婆媳关系会成为一个很大的矛盾?当媳妇嫁到男生家里以后,她发现家里有一个垂帘听政的“母后”,“母后”什么都要管,什么事都要插手。虽然嫁过来的媳妇应该是女主人,但是这个家里已经有一位女主人,她对自己的老伴毫不关心,只关心自己的孩子。婆婆所有的精力、所有的打算、所有的安排都围绕着自己的孩子,但她的孩子已经是别人的老公,人家有自己的生活。这时候愤怒的种子就埋下来了,就会产生大量的矛盾。



还有结婚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发现,很多女孩子在出嫁的时候会哭?女孩出嫁一般都会哭,但为什么有的人哭得撕心裂肺?作者就问一个要出嫁的女孩,说:“你妈妈离你很远吗?你结婚以后就见不着面了吗?”女孩回答说:“不是,妈妈就在隔壁街,离得很近,在同一个区,不太远。”



她为什么会哭成这个样子,各位理解吗?这并不是像旧社会一样,嫁出去以后十年或八年见不着。(有的女孩子)她哭的原因是她内心有负罪感。女儿想逃离,想通过结婚这件事离开妈妈的掌控,但她又觉得内疚,因为妈妈从小到大给她灌输的概念都是“妈妈好可怜”“妈妈都是为了你”“如果没有你的话,妈妈早就不想坚持下去了”“我就是为了你才会这样一直受苦”。



很多妈妈喜欢把自己对家庭的抱怨、对老公的抱怨、自己的疲惫,都告诉孩子,说“都是为了你”,所以孩子会对妈妈产生极强的内疚感。这时候孩子真的要离开了,反而会哭得特别难过、特别伤心。实际上,如果你真的想明白这件事,结了婚,领了证,在隔壁买个房子住下来了,你隔三差五也能回去看看妈妈,没必要哭成这个样子。



另外,有的妻子结婚了以后,会把愤怒投射在自己的丈夫身上,冲丈夫不断地发脾气。原因是什么呢?这个叫作“投射性认同”。什么叫“投射性认同”?比如说,你生气了,对方并没有生气,但你会觉得对方生气,因为你内心当中有气。你说:“你给我什么脸色看?”对方说:“没给你脸色。”你又说:“你就是给我脸色了。”于是两个人开始生气,发脾气。这叫投射性认同。



回到上个案例里,因为妻子认为她离开了自己的妈妈,所以自己有错。而她为什么离开妈妈,她觉得是因为丈夫,会觉得“我是为了你才离开我的妈妈的”,所以她内心中的这种矛盾、纠结会变成愤怒,在夫妻之间爆发出来。



分化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过程,需要父母主动地做一些事,否则单靠子女的力量是不容易做到的,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954
33#
 楼主| 发表于 2024-6-25 10:25: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人接受了心理咨询以后,才开始认识到:原来自己每天承受的沉重负担,自己内心的那种痛苦,很多都来自妈妈的痛苦,而不是自己。他这才能够意识到:“原来这些是妈妈的情感啊。妈妈一定很累。但这是妈妈的人生。我要过属于我自己的人生。”如果你有这样的状况,也可以照着念一念,体会一下哪些负担不应该由你来承受,但被你背负了下来。



接下来我们要做两项训练,“其一是尝试着理解妈妈。妈妈之所以成为这样,是因为妈妈没有遇到良好的榜样,没有人曾在妈妈想要摆脱不幸的生活时伸出援手。回首妈妈的人生,便可以理解妈妈。其二则是需要妈妈以身作则。妈妈首先要去理解上一代人的难处,解开自己的心结,从而将这些抚慰人心的故事传递给自己的女儿。”我经历过很多心理治疗的现场,在心理治疗过程中,被治疗的人如果能够按照治疗师的指导,说出一些疗愈性的话,效果会非常好。



比如,作者写,妈妈可以对女儿这样讲:“女儿,妈妈对不起你。妈妈给了你这么多的压力,对不起。妈妈没事。从现在开始,你就去过属于自己的生活吧。”



有人会说:“我妈妈不在身边,或者我妈妈已经去世了,但是她给我的压力还在,怎么办?”疗愈性的话不一定非要当面讲,它在你的脑海中能够被回想起来也是可以的。甚至有时候治疗师会找一个人扮演你的妈妈,讲出这样的话,对你一样是有疗愈效果的。



妈妈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妈妈是一个位置。有的人已经六七十岁了,说:“我妈妈都不在了,这一辈子是不是都没机会疗愈了?”不是的,虽然妈妈人不在了,但她的位置还在,只要有人能代表那个位置,对你说出这样的话,你就能够放手,能够感受到疗愈。这是我们说的第一种妈妈,要学会分化。



我认识几个大姐,希望她们能通过这期节目理解这件事。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还不出嫁?为什么还不好好工作?实际上,我们作为旁观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妈妈从来没放过手。妈妈连三十多岁的孩子坐地铁都担心,孩子怎么能够拥有自己的生活?她会觉得自己的一切东西都是跟妈妈紧紧捆绑在一起的。



我也是个家长,养孩子养到十八岁以后,一定要学会一件事,叫作“体面地退出”。你要学会体面地退出,孩子养大了,交给社会了,他就是独立的一个人。而我们要学会过自己的生活,要有自己下半生的安排,不能继续附着在孩子身上,虽然孩子确实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安慰。



我也在想,将来我儿子上大学离开家以后,我们要做点什么呢?我们夫妻俩整天互相看着也没意思,但是你就得等到那一天,并且重新找到另外一个乐趣,最好还能提前做准备,才能够完成体面地退出,才能够分化。这是第一种类型的妈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954
34#
 楼主| 发表于 2024-6-25 10:26: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种类型的妈妈,就是我们的编辑哭着说“这就是我妈妈”的状况,叫作“错误定位爸爸的妈妈”。你们有没有发现,很多妈妈喜欢说爸爸的坏话,喜欢在家里拉着孩子一块儿对抗自己的爸爸?



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是不一样的。母亲和孩子的关系是二人关系,就是母亲跟孩子两个人,但爸爸和孩子是三角关系,因为爸爸跟孩子的关系都要经由妈妈,这是很有意思的。因此,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大多会大过爸爸对孩子的影响。好多妈妈都会犯一个错误,就是她试图通过三角关系来解决她和丈夫之间的二人关系。妈妈希望引入孩子,通过孩子来做调节的按钮,控制这个孩子,或者让孩子与她形成同盟,来对抗自己的丈夫。



“爸爸与孩子的关系中离不开妈妈的存在,甚至可以说妈妈对父子关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妈妈对丈夫有怨言、感到不满意时,常常要求孩子与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不断地向孩子抱怨丈夫,倾吐对丈夫的不满。这样一来,孩子自然而然地就开始怨恨爸爸,并且逐渐疏远爸爸。另外,妈妈还会向子女灌输这样的思想:‘我现在就是为了你们而活。要不是你们,我早就不活了。’这样的妈妈将生活重心全部放在了孩子身上,过度地依赖孩子,同时企望孩子能够为妈妈的人生负责。”这样一来,孩子的情感和需求就会被绑架,从而丧失自己的人生。



这些妈妈的典型特征是什么?她们有很多的抱怨,在孩子面前抱怨,在别人面前抱怨,但她也不离婚。你问她为什么不离婚,她就说:“我怎么都行,但是我的孩子不能没有爸爸。”其实这些话对孩子是极大的绑架,孩子就会觉得“我给我妈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我给我妈造成了多大的负担”“我妈当年年轻的时候想改嫁多容易,现在老了”等。



这样的家庭最后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这是很多家庭的写照:一个坏爸爸,一个可怜的妈妈和一群可怜的、痛苦的孩子。甚至有的人三十多岁离开了父母,到了另外一个城市工作,妈妈打电话过来,讲的还是“你爸爸怎么样”“你爸爸又欺负我了”“你爸爸又搞了什么坏事”,孩子就崩溃了。



所以,很多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快乐,这个叫作“资格感缺失”。她认为幸福的事跟自己无关,能否遇到一个好男人也跟自己无关,因为自己不配,自己没资格。而这种没资格的感觉来自爸爸妈妈的生活,她会想:“爸妈生活得这么痛苦,我又凭什么有资格幸福呢?”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想法,就是家里的人都很不幸,爸爸很坏,妈妈很可怜,这个孩子怎么能够没心没肺,变得开心、阳光、幸福、快乐?这就是痛苦的代际传递。所以,一个家庭最后形成这样的模式:坏爸爸+可怜的妈妈+痛苦的孩子,孩子因此资格感缺失,不能去寻找轻松幸福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954
35#
 楼主| 发表于 2024-6-25 10:27: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种代代相传的魔咒是怎么形成的呢?好多人在找对象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觉:我绝不要找跟我爸爸一样的男人,我只要按照我爸的负面指标来找就行了。比如,我爸抽烟,我就要找一个不抽烟的;我爸个子矮,我找一个个子高的,反正就要跟他不一样。但是到最后,她们往往会得出一个结论:怎么这个男人跟我爸一样?我怎么又找到了一个跟我爸爸同样模式的男人?这太常见了。



今天我们来破解这件事。我们有两种寻找幸福的模式,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叫“发现幸福模式”,一种叫“回避不幸模式”。大家扪心自问一下,你们平常做一件事的时候,是要去发现幸福,还是要回避不幸?比如说“我上大学”,假如是发现幸福模式,那就是“我要上清华大学”“我要上北京大学”“我要上交通大学”,这是“我要”;如果是回避不幸模式,那就是“只要不学数学就可以”“只要别学文科就可以”“只要别怎样就可以”。这两种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发现幸福模式的人能够找到幸福,而且他能比较容易地找到幸福。比如说,出来散步真开心;孩子笑了好欣慰;打开窗户,微风习习,心情真愉快;咖啡香气扑面而来,真令人神清气爽;午饭吃得很满足,真幸福。我刚才念的就是我今天一天的写照,午饭吃得很饱,还喝了咖啡。



但如果是回避不幸模式,就会变成“要是丈夫不喝酒,我就开心了”“要是丈夫不大吼大叫,我就心满意足了”“要是家里不这么乱,我应该就能幸福一些”,这全是回避的方法。这样想的结果是什么?当女孩在找对象的时候,眼睛盯着的不是这个人真正的亮点,而是这个人没有那个缺点。只要这个人没有那个缺点,那我就嫁了,因为他至少跟我爸不一样,至少他没有我心中那些负面的东西。



但两个人一旦结婚,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对方只要出现一次负面问题,你就会立刻神经质地反应,说:“又回来了,我爸爸又回来了。我丈夫还是我爸爸那样的人,我根本没有逃脱他的影响。”你越是想尽一切办法,用回避不幸模式去寻找合适的人,你越是容易掉入到不幸当中。因为回避不幸模式是把焦点聚集在一两件事情上,你会忽略掉这个人生命中的其他缺点,只看到那一两个优点,然后就认为他跟我爸爸不一样,于是开始动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954
36#
 楼主| 发表于 2024-6-25 10:27: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没有感受过幸福,没有感受过平等的对待,没有感受过爱、自由、尊重这样的东西,她在找对象的时候就会特别容易丧失防线。那个人只要给她送一束花,只要对她好一点,陪她打一次吊瓶,送她去医院,只要有那么一两次温暖的事,女孩马上就觉得“他对我太好了”。在对自己好这件事上,如果孩子没有见过世面,她就不知道真正对自己好是什么样。



为什么健康快乐的孩子人生容易幸福?她有鉴别力,她知道真正的尊重是什么样子,真正的平等是什么样子,真正的关爱是什么样子,而不是被心血来潮的一个关心打动。在求偶期间,一个人受荷尔蒙的支配,做出各种各样令你感动的事都是有可能的。



我经常会告诫很多年轻的女孩,如果一个男孩取悦你的方式让你极其感动,比如布下天罗地网的大阵,带很多人给你举办了一个特别美妙的派对,你一定要小心。这么刻意地做一件事并不难,你要小心的是这个人平时是什么样,这个人跟其他人是怎么相处的,这个人懂不懂得尊重女性、懂不懂得尊重别人,这才是核心。我们要让孩子习惯美好的东西,她才能够鉴别这件事。当她不习惯(美好的东西)的时候,她是鉴别不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用发现幸福模式,而不是用回避不幸模式。



当我们能够摆正爸爸的位置,也就是让儿女们知道爸爸其实也有优点、爸爸不像妈妈描述得那么糟糕,这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当儿女放下妈妈灌输给自己的执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时,就会发现爸爸的形象开始改变。曾经被儿女视为恶魔,不肯与之亲近的爸爸,渐渐地在儿女心中有了一席之地。‘原来爸爸也并不全是妈妈所说的那样啊。’‘原来我以为的爱和爸爸以为的爱不是一种形式啊。’‘原来爸爸在家中的处境竟然是这么糟糕啊。’在这些惊奇的发现之下,他会一点点地逐渐找回了对爸爸的感情,也渐渐地形成了自尊、自信的人格。”



一个人如果在心中瞧不起自己的爸爸,或者痛恨自己的爸爸,或者觉得因为有爸爸而感到羞耻和难过,他是没法建立真正的自信和自尊的,因为他没有这份爱。但实际上,一个孤儿可不可以有自尊和自信?也可以。他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爸爸,但他一样可以有自尊和自信。他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对爸爸那个位置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954
37#
 楼主| 发表于 2024-6-25 10:27: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比如说,你可以告诉一个没有爸爸的孩子,说“爸爸在天上看着你”。他只要能够想象到爸爸在天上看着他,就能感受到那种力量和爱。我们不能破坏这种感情,要让孩子建立对爸爸的爱和信心。爸爸也会有他自己的原生家庭的问题,会有他自己人生遭遇的问题。爸爸妈妈关系好坏是他们的事情,并不与我们有关,重点是爸爸妈妈都会爱你。



我们要相信一件事,就是内心的力量要大于命运的力量。虽然命运是个玄学,不可捉摸,但是当一个人整天讲“这是命运,没办法”,实际上就意味着他放弃了自己内心的力量。



一个人内心的转念、内心想法的改变,是可以让命运走上另外一条道路的。我们既不要自大,也不要自卑。当人生遇到挫折的时候,有些人的表现是极其自大,他觉得“我什么都听不进去,我什么都要防备,把自己包裹起来”,因为他是跟父母天天斗争长大的。另外一种人就会完全臣服、自卑,认为“我不行,我什么都往后缩”。这两者都不合适,我们应该是平等的、有爱的、愿意探索的、相信他人的。这是第二种,叫作“错误定位爸爸的妈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954
38#
 楼主| 发表于 2024-6-25 10:28: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种妈妈,叫作“不管不顾不会爱的妈妈”。生活里真有这样的妈妈,她们把孩子生下来扔给老人,直接就走了,甚至有些妈妈都不待在孩子身边。还有妈妈生完孩子以后,发现自己还没长大,心里还想玩,所以天天出门,孩子就扔给家里的老人或者保姆照顾。



有一位来访者,也叫作“案主”,向作者抱怨说:“我这辈子就希望我妈妈能给我做一顿饭,我没有吃过一次我妈妈给我做的饭。”她非常执着于“妈妈从来不给我做饭”这件事,这让她非常难以接受。



这位作者把来访者的妈妈也找来,要了解她,做家庭治疗。关注这位妈妈的家庭,我们就会明白她为什么从来不给孩子做饭。这位妈妈是一位高知,每天都忙着上班,她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办法就是不照顾家庭,完全投入在上班这件事上。



后来,作者看到妈妈的原生家庭才理解了真正的原因。妈妈小时候生活在非常艰难的环境中,她的爸爸重男轻女。如果妈妈在他们家想要获得一席之地,她必须表现得极其优秀,必须成绩很好。所以,小姑娘从小到大所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就是“我必须在事业上非常成功,才能够获得安全感”,于是她放弃了家庭当中的照顾,这却给自己的孩子(也就是来访者)造成了伤害。



但实际上,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和照顾好孩子未必是矛盾的。像我们小时候,我们的爸妈——咱们现在都早已忘记80年代的生活了——一周工作六天,上午、下午、中间有一个中午。那时候中午回家哪有食堂、哪有外卖?妈妈们回家得做饭,做饭还没有燃气灶,要回家现生炉子,劈柴烧火。现在很多“90后”肯定不理解,但我们小时候就是这样过来的,没有洗衣机,甚至没有水龙头。我们的爸爸妈妈要上班,还要照顾这么多的事,竟然也能做得下来。所以,工作和照顾家庭之间未必是矛盾的。



但是当孩子心中建立了这样错误的观念以后,她认为“爱不重要,成绩才重要”,于是就会忽略掉爱。这些子女会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形态,就是我们前面讲的“抵抗型依恋”,她会说,“我恨我的妈妈,因为我的妈妈从来不照顾我”,但她又离不开,又特别渴望获得妈妈的保护和爱,这叫抵抗型依恋人格。



如果大家不能理解的话,想一下苏明玉就明白了。我们看过《都挺好》,姚晨演的苏明玉就是典型的抵抗型人格。她说起妈妈的时候是愤怒的,甚至根本就不能提那个人,觉得她们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她真正提到妈妈的时候,又总能戳中自己的泪点,因为妈妈对待自己和哥哥是完全不一样的,苏明玉感受不到妈妈对她的关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954
39#
 楼主| 发表于 2024-6-25 10:29: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种问题怎么解决?我们得学会回忆美好画面。因为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你没法让妈妈再来一次,让她重新做饭把自己养大,这不可能,这事已经过去了。唯一自救的办法就是好好想想:不做饭,做点别的行不行?有没有别的美好回忆?如果一个孩子内心中被自己说服了,认定了“我是一个可怜的、没有人照顾的孩子”,他在选择信息的时候也会偏颇,就会忘记那些美好的画面,只会想到糟糕的画面。



妈妈可能没有给你做饭,但她有没有带你去郊游?有没有帮你做标本?陪着你去采摘?或者她手把手地教你一些知识?你生病了,她连夜蹬着自行车把你送去医院、陪你打点滴?这都有可能。我们所谓的记忆是什么?记忆就是一幅一幅的画面。当你在脑海当中重新构建那些温馨画面的时候,你的内心就会温暖。如果你的脑海当中整天都是爸爸打你、饿着你、不给你钱那些画面,那你永远是痛苦的。所以,重新构建美好的画面很重要。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就算我们长大了,我们依然需要来自父母的爱。成年人长大以后,他有时候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为什么我身上从来没有发生过好事,一点爱都没有得到过?我怎么也想不起来父母为我做过些什么?”这种想法导致成年人没有被爱的感受,我们要用的办法就是重写自己的记忆。



当一个人能够珍视自己时,正面的情感记忆就会涌现出来:“我珍视自己,那些曾经伤害我的记忆不算什么,我现在什么都不怕了。”作者举了几个例子:“小时候,我从床上掉下来受伤了。大冬天,妈妈光着脚就背起我跑向医院。那时,妈妈的背真是温暖啊,我一点儿都没有害怕。”“有一次,我考试考砸了,妈妈什么也没说,只是紧紧地抱住了我。我的眼泪唰地就流下来了。”“我小时候起疹子,浑身难受,妈妈为了照顾我彻夜未眠。”



这跟那个不做饭的妈妈很可能是同一个妈妈。在被遗忘的某些地方,我们曾经有过如此美好的画面,请大家能够珍惜它。重写记忆,才能够解决“不管不顾不会爱的妈妈”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6954
40#
 楼主| 发表于 2024-6-25 10:30: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种需要改变的妈妈类型,叫作“区别对待孩子的妈妈”。父母经常会对这一点无感,他们觉得我对谁都一样,对老大、老二、老三的态度都一样。但事实上真的都一样吗?不一定。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术语,叫作“家庭牺牲品”。什么叫“家庭牺牲品”?前两天有个朋友到我家,跟我讲他的三个儿子。他说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对老二发脾气,老大、老三做错事他都没那么生气,但是只要看到老二做错事,他就会生气,也不明白为什么。(老二)这种孩子就叫作“家庭牺牲品”。



原因是什么呢?有可能是时间的问题,有可能正好那段时间家庭有矛盾,父母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发脾气能够缓解其他矛盾。比如,当夫妻之间的关系紧张,或者别的关系太复杂、压力大的时候,他们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发泄一下,恰好能缓解问题。这时候孩子就是调皮一点,他又恰好造成失误,导致很多问题的矛盾就转移到了这个孩子身上。但实际上,那个问题可能来自夫妻关系,他们回避这个问题,不解决问题,每次都拿孩子说事,这叫“家庭牺牲品”。



很多家里都存在这样的家庭牺牲品,看起来是他最不听话,但很有可能因为他最不听话,反而把整个家庭黏合在了一起。因为父母害怕家庭分崩离析,所以需要找一个有问题的孩子来做“替罪羊”,把大家的矛盾焦点放在这件事上,来缓解和弱化其他的矛盾。这种孩子被称作“家庭牺牲品”。



很多父母在孩子长大了以后,都依然会区别对待子女。这里既有出生顺序的问题,但更多的是性别的问题,比如重男轻女。“在兄弟姐妹中,得到父母更多爱的那一个孩子就会更幸福吗?答案是否定的。父母的偏爱对所有孩子来讲都是一种伤害:没有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会产生被伤害的意识;被父母过度偏爱的孩子则无法实现与父母真正的分化。两种孩子同样受到了伤害。父母的区别对待,将会使所有的孩子都带着伤痛生活。”



所以,大家理解樊胜美为什么比她哥哥优秀那么多了吗?往往在家里边成为“问题小孩”的孩子,反而会更早地独立,更早地成功,更早地离开这个家,完成分化。他越调皮,生命力越旺盛,越不被父母待见,最后他混得更好。但是那个被捧在手心上的心肝宝贝,反而赖在家里不走,最后变成啃老族,这些都有可能。这两者都是被伤害的对象。



大家看那些小说、剧本或者生活里的故事,其实都不是瞎编的。很多编剧是具备心理学常识的,才会知道像樊胜美这样的人,她一定要自己成功。如果自己不成功,就更没人管她,她会更加悲惨,所以生活会逼着她离开家庭到大城市去打拼。



如果一个人总是被灌输这样的思想:“你不能超过你的哥哥”“你不能比他更优秀”,他会形成一种被动型的人格。在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人,他做事总是往后缩,因为他小时候被教导“你不能够占先”“你不能够抢了哥哥的风头”。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父母,我们自我拯救的办法就是做自己人生的预言家。我们可以重新界定自己的人生,要用“我可以”开头造句,而不要用“我不要”开头造句:我可以做什么,我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可以环球旅行,我可以成功。这就是寻求幸福的模式。



但是,假如你说“我不要倒霉”“我不要怎么样”,变成了回避不幸的模式,我们就很容易选择错误。因为你认为只要能回避不幸,就愿意选择这条路,但你根本没有考量那个东西是不是你真心想要的。你应该奔着真心想要的东西,而不是“只要不是那个”就可以。我们要做自己人生的预言家,这是重新界定我们人生的一个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7-3 21:30 , Processed in 0.022727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