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文庙位于渠江镇和平街,占地面积5711平方米,依山取势,建筑群中轴分明,左右对称,体现出儒家中正中和,不偏不倚的境界。
渠县文庙始建于宋嘉定以前,在风雨洗礼中,它几迁几毁,几毁几建。现在的渠县文庙建于道光元年,历经沧桑,仍旧气势雄伟。
万仞宫墙是各地文庙特有建制,以象征和赞颂孔子道德学问之高,表达对孔子的敬仰之情。红色照壁上,镌刻有四个镏金大字——“宫墙万仞”,据说是康熙手书。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论语·子张》中的这些记载正是“万仞宫墙”的由来。
泮池呈半月形,池上建三桥九洞,池周及桥上围栏雕刻各式花卉图案。正中桥头各精雕蟠龙。
科举时代,只有状元才能从文庙正门出入,且只有状元才能从官学泮池正中的状元桥上行走,乃“独占鳌头”之意。
登上文庙的青石台阶,前面就是棂星门。 棂星门一般为封建帝皇陵寝建筑,传说是按神话中的天门设计建造的。因为孔子被尊为孔圣,与皇帝并列,故享受此殊荣。
棂星门牌坊通体均雕有镂空图案,二龙戏珠、双凤朝阳、仙鹤穿云......无不彰显着传统工艺的精湛。民国《渠县志》记其:“雕刻精美,绝川中未曾有之” ,被誉为“蜀中牌坊之首。”
过戟门,大成殿赫然伫立。大殿面阔五间,斗拱交错、造型精美,是孔子的享殿,也是文庙建筑群最重要的主体建筑。

大成殿不论从用料和工艺处理都十分讲究,整个建筑气势恢宏、壮观、庄严、做工精细,用材硕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历经沧桑岁月,渠县文庙依然保留下来了不少重要的建筑,还有各种树木、碑刻等文物点缀其间。
现在的渠县文庙内树木参天,浓荫遮蔽,一片翠绿,庄严肃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幅和谐的图景。
渠县文庙,不仅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场合,更是汉服爱好者的打卡圣地~
一袭汉服,衣袂翻飞,飘逸灵动,置身朱红墙、琉璃瓦的文庙,更是让人沉醉不知归~ 当汉服遇上文庙,仿佛穿越时光,在微风里与厚重的历史撞个满怀,与儒家文化来一场美丽的邂逅。
//
渠县文庙,碧瓦朱檐 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大成殿内 先师孔子的巨幅雕像,神态可掬 似仍有喃喃细语,教诲后人 有时间 不妨造访文庙 看这历史长河里的一叶扁舟 是如何承载渠县人的文化自信和骄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