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能顶半边天” 这句话证明女性的力量 是不可小觑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
渠县也有众多女性凭借 自己的力量在各行各业闪闪发光 她们可能是文学家,科学家 也可能是企业家、医生,护士 这些女性既为人类做出卓越的贡献 也给更多女性树立了楷模 
李佩莲出生于1928年9月,四川渠县人,中国共产党员;1954年7月毕业于武汉中师范学院艺术专修科。 她擅长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获金、银、铜、精英奖、优秀作品奖,被收藏并发表于各种报刊杂志。 
长期从事中学教育工作。任中学教员、团委书记、教导主任、副校长等职务。1988年退休后再湖南省老干部大学学习中国画,先后学习了花鸟、山水、人物。国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委、省、市、校老年书画展获奖。
童年险些被父母送人,开过理发店,卖过保健品,送过报纸,当过华西都市报者;初中文化的“打工妹”陈之秀,2016年出版了她第四部长篇小说——《走向都市的女人》,这本以她自身经历为原型的小说,讲述了她17岁以前在渠县农村的故事1977年8月,陈之秀出生于渠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是家里的第二个女孩。在物质匮乏的农村,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陈之秀四岁时,父母终于狠下心来要将她送人,以此换回一个男孩。“那天中午,我在地坝里耍,我姐突然说我有个新爸爸来了,今天要将我抱走。”陈之秀被吓得哭着躲进了自家猪圈里,直到吃饭时也不肯出来。陈父连哄带骗把她从猪圈屋抱到了灶屋:“你妈给你炒了最爱吃的豌豆。”她去抓灶台上的豌豆,慌乱中碰倒了杯子,里面的开水烫伤了她的左臂……“听我妈说,当时我烫伤后,站在一旁准备午饭后将我抱走的那个人像没看见一样。午饭后,那个人就独自走了。我爸爸又专门去了他家,见他家12口人,如果把我送过去,估计连口饭都吃不饱……”陈之秀觉得,也许是看她烫伤严重,对方不想要了。陈之秀躲过了被当作商品用来交换的命运,但手臂上的伤疤,却无时无刻不让她回想起曾遭遗弃的往事。她总觉得自己是家里多余的人,于是格外留意父母对待她和姐姐的不同:姐姐穿新衣服,她只能穿姐姐的旧衣服;姐姐背新书包,她只能用一块剩布,将两边缝起来,穿一根布绳的“盐口袋”书包。后来,母亲终于还是抱回了一个她心心念念的男孩。10岁的夏天,陈之秀第一次去渠县县城,到同学李继琼的大爸家中做客。李继琼的大爸正戴着眼镜,伏在写字台上写作,身边的两个大书架摆满了书。陈之秀想,什么时候,我也能戴着眼镜,有一个写字台、一个书架,可以任意地、随性地看书、写作,成为李叔叔那样有学识的人。12岁时,陈之秀暗暗发誓:我以后一定要超过村里所有的男孩,向世人证明“谁说女子不如男”。孙自杰副院长作为渠县人民医院的领导人物始终恪尽职守,不断学习,提高能力,为医院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是当今时代女性强者。特别是在最艰难的2020年,正当我们合家团聚的时刻,突如其来的新冠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生命重于泰山,面对疫情,孙自杰毅然选择了逆向而行,迅速投入到抗疫最前线,组织开展疫情防控、治疗工作,强化物质保障、规范发热门诊和病区的防控管理……就这样日夜坚守,加班加点。 在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她说:“大家放心,我保证人人都有口罩带,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一切都那么有条不紊.....在武汉最艰难的时刻,她立即抽调三名业务骨干驰援武汉协和医院肿瘤院区,她们忍辱负重、夜以继日、勇斗病魔,经过两个月奋战,圆满完成驰援任务,平安归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孙自杰团结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赞扬,工作以来,她多次被渠县人民政府、渠县卫健局、渠县妇联、渠县总工会、渠县红十字会及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年度考核优秀、医德考评优秀等荣誉称号。这一系列辉煌成绩的背后,记载着她立足平凡岗位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光辉足迹,真切的验证了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所展现出来的巾帼不让须眉的强者风范。她是一位80后美女,她是一位曾留学海外十余年的硕士,眉宇间透着一份知性、优雅、干练,她曾在新西兰创办过两家收入颇丰的商贸公司,很难想象,她竟会放弃国外的高薪而选择回国返乡当“农民”。她就是四川秀岭春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梓婷。她在渠县海拔上千米的山村承包万亩荒山种植高山有机茶,选择一种让荒山“活”起来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每年春天,一场春雨后,位于高山之巅的万亩茶树披着晶莹的水珠,乳白色的雾霭缭绕四周,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这些年来,她把所有心思全都放在了这片山坡上,上万亩郁郁葱葱的茶园里,有她的乡愁,有她的青春,有她的事业,有她的梦想。廖梓婷出生于1984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渠县姑娘,少年时的梦想是拥抱世界,环游天下。2002年,她如愿以偿,前往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留学,经过几年寒窗苦读,于2008年获得奥克兰大学房地产硕士学位。从奥克兰大学硕士毕业后,廖梓婷进入当地一知名企业任财务总监,过上了优越舒适的生活。期间,她还参与创办了两家商贸公司,每年公司收入达数百万元。新西兰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国家,在求学、工作的十余年时间里,廖梓婷尽情享受着那里的纯净和天然,同时也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她要把这份纯净和天然带回国,分享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分享给家乡的每一个人。她是渠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副护士长覃艳红,她将青春奉献给护理事业。因为热爱,所以专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守“白衣天使”梦想。她先后当选为渠县第十四次党代会、达州市第五次党代会、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先后荣获了湖北省新时代“最美逆行者”、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达州市第二届大美医者·护理天使等荣誉。2020年2月13日凌晨三点,熟睡中的覃艳红接到医院领导的紧急电话,通知她前往武汉支援抗疫。早在接到任务前,覃艳红和同事们就主动请缨,提交了请战书,表达了奔赴抗疫前线的决心。次日,与家人告别后,覃艳红跟随四川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登上了前往武汉的飞机。为了做好防疫工作,更好地护理患者,她与四川同去的医护人员一起,勇敢地剃光头发,成为抗疫一线的“哥们兄弟”。近两年,覃艳红先后荣获了10余个荣誉称号。提到荣誉与称赞扑面而来,内心作何感受时,覃艳红告诉记者:“从武汉回来之后,大家都叫我‘英雄’, 其实我不是英雄,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仍旧坚强、勇敢、乐观的人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感谢组织、领导、单位对我的肯定和鼓励,我会把表彰作为鞭策,把荣誉化为力量,今后继续为医疗卫生事业做贡献。”在渠县还有很多这样的杰出女性,像她们这样优秀的女性是引导人们走出困境的启明星,她们奋斗在各行各业,她们有思想、有才华、有抱负。她们用各自的方式展现女性风采,贡献巾帼力量,新时代女性的力量值得被看见,值得被赞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