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9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生打闹受伤学校无责,打破“出事找学校”思维

[复制链接]

4059

主题

410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583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生课间打闹受伤学校无责的判决,不是对学生安全的忽视,而是对“责任边界”的明确

资料图:某地一学校操场上,学生们正在活动。新京报资料图

 郭元鹏


肖某、李某、黄某系无锡市新吴区一中学的初中同班同学,平日关系良好,常在一起玩。一次玩闹时,因方式不当导致肖某左手骨折,后家长提起诉讼,要求学校和对方两名同学家长赔偿。

据《扬子晚报》报道,该案8月26日在学校审理。法院判决:李某、黄某应当承担责任,学校无需对肖某受伤承担责任。这一判决引发关注。

长期以来,“学生在学校出事,学校就得负责”的观念,在部分家长心中根深蒂固,一些时候甚至出现“不管原因、过程,学校就得负责”的偏激认知。但此次判决传递出一个清晰的原则:学校的责任是“有限且有边界的”,而非“无限兜底”。

据了解,法院审理认为,涉事学校自2021年3月发布学生守则,明确禁止学生参与危险活动,禁止课间嬉戏打闹,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了安全教育。在肖某受伤后又及时联系校医、家长,说明学校已尽到相应教育、管理职责,故无需对肖某受伤承担责任。

换言之,无论是事前的“教育提醒”,还是事后的“及时处置”,学校都尽到了法定的教育、管理职责。法院据此判定学校无责,本质上是对“权责对等”原则的坚守。

可以说,这起案件的判决结果,不仅为类似纠纷划定了责任边界,更以法律的形式纠偏了“一出事就找学校”的惯性思维。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校闹”并非解决问题的途径,可以让学校从“无限责任”的枷锁中脱离出来。

此前,因为此类事情所衍生的“校闹”行为,不仅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节奏,更让老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变得束手束脚。为了“避责”,有学校甚至选择用“圈养式管理”换取“零风险”,牺牲了学生的成长空间。

此次判决以法律文书的形式明确“学校尽责则无责”,相当于给这类家长提了个醒:“闹”不能解决问题,法律才是界定责任的唯一标准。当家长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非理性的追责行为自会减少,学校也不必再为“规避风险”而过度限制学生的合理活动。

这起案件的判决,对“如何处理校园意外纠纷”有相应的引导价值。对家长而言,判决提醒,孩子在校期间,家长作为监护人也需履行教育责任,引导孩子遵守校规、注意安全,而非将所有责任推给学校;对学校而言,判决既是一种“证明”,也对学校日常的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学生课间打闹受伤学校无责的判决,不是对学生安全的忽视,而是对“责任边界”的明确、对“理性维权”的倡导。而当所有主体都能在法律框架下厘清责任、履行义务,校园意外纠纷才能得到高效、公平地解决,而非陷入“扯皮”“闹事”的恶性循环。

而人们也期待,这样的纠纷解决方式能够更多一些,以更好助推学校摆脱“无限责任”的束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917
沙发
发表于 1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917
板凳
发表于 1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917
地板
发表于 1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917
5#
发表于 1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917
6#
发表于 1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主题

796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266
7#
发表于 1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8-28 20:35 , Processed in 0.029879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