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汉砖秦瓦,曾鉴賨都神话。石斧古砚旧火,却见万年人家。”新年伊始,城坝遗址最新出土文物展在四川达州渠县体育馆拉开序幕。这是城坝遗址考古成果的首次大规模专题展览,除了珍贵的“宕渠”瓦当、精美的青铜器,遗址冶炼区文物、距今约一万年同时也是截至目前达州乃至川东发现的最早文物,都将首次近距离与观众见面。 
城坝遗址位于渠县土溪镇城坝村,面积567万平方米,是东周巴人分支賨人(板楯蛮)主要聚居地,是巴文化核心大遗址,也是川东地区目前尚存的历史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自战国中晚期至魏晋,800年间屡为州、郡、县治所在地,实证了川东地区自先秦以来融入中华文明大一统格局的历史进程,是“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的重要节点。 近年来,遗址出土了东周高等级墓葬,填补了战国中晚期巴国中大型墓葬的空白,竹木简牍是川内首次发现的两汉地方档案,发现的津关遗址是全国罕见的水路关口遗址。尤其是近两年,首次发现了陶鼓风管、铁铜渣,让世人首窥遗址冶炼区。随着一批新、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出土和红烧土、用火痕迹的发现,将城坝遗址的历史推进到万年以前。 
本次展览主题为“巴賨探源,宕渠遗珍”,从古賨之源、城坝人家、宕渠丹火、古址新光四个方面,介绍城坝遗址地理区位、城址布局、历史演变、工业发展等重要发现和文化价值。 
蟾蜍瓦当 
宕渠瓦当 
凤鸟衔丹 
天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展区中心的“仙人骑马”青铜器,这是去年考古发掘中发现的一件精品文物。造型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不足手掌大小,却纹饰精美,栩栩如生,显示出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据介绍,铜奔马是在汉代社会尚马习俗的影响下产生的具有重要价值的青铜工艺品。汉代社会盛行车马冥器随葬,视马为财富的象征,“仙人骑马”的发现,表明了当时宕渠城的富裕繁盛。 此外,在“宕渠丹火”篇章中可以看到城坝遗址藕心钱、货泉等货币,鼓风管、铁钩、铁凿等铁器时代物品,可窥见汉代冶炼的发达。“古址新光”篇章中是城坝遗址的未来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