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卷毛十四:当主要被攻击对象从“90后”变成了“00后”。
@网友皮皮鲁:没人叫我帅哥了,有叫大哥的,有叫大叔的,甚至叫师傅的。
@网友某某:以前说的都是“以后要怎样怎样”,现在说的都是“记得以前怎样怎样”。
@博主大树君街访某大爷(78岁):一句话,倒计时。 @渠县法院某退休干警(82岁):老同学、老同事,走的多、剩的少。
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但那真的不是全部的人生。
当你老了,并且走进了法院,或许将体会另一番更为刻骨的人情冷暖。
当你60岁了,但你努力向每一个人解释身份证上不是真实年龄,你其实才57。 因为你太害怕被辞退了。 每次车间主任一咳嗽,你总觉得他在打量你、暗示你,工资也没有按期到账,于是你咬牙去城中村理发店花25块钱染黑了头发。 是啊,儿子的婚房首付还没凑齐,现在还不是回去的时候。
日子在忙忙碌碌、战战兢兢中过去,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直到大家都闹起来,你才知道,原来问题不在自己身上。 但风波很快平息了,老板给每个人发了欠条,说厂里现在遇到一些问题,再过几个月,一定连本带利给大家结清。 捏着手里的欠条,你甚至还有点小庆幸,没被辞退就好没被辞退就好! 于是你干活越来越卖力了,你看着手下飞旋的螺丝,仿佛看到儿子抱起新娘转圈带动的婚纱裙摆。 然而手里的白条越来越多,你急得食不下咽。 那么庄重威严的法院大楼,放在平时你看都不敢多看两眼,但为了要回血汗钱,你硬着头皮跟工友们一起走进了大门。 开完庭,你满心欢喜想要告诉儿子胜诉的消息。 一旁的工友却泼起了冷水,“听说老板早就把钱转移了,法院还不是做做样子,我们老家伙无权无势,只能吃哑巴亏!” 于是你放下了手机,又悬起了心。 在法院农民工案款集中兑现会上,接过沉甸甸的一摞现金,你激动得直淌眼泪,你想,最新那叠钞票就不存了,直接包成儿媳妇的改口费。 当你70岁了,你很想见你的新婚妻子。 你退休那年,发妻因病去世,大女儿在外地,小女儿忙于自己的小家。 独自生活的你有点诧异,原来一天的时间竟然可以这么漫长。 后来,你与广场舞舞伴刘大妈越走越近,你试探性地跟女儿们提及再婚,但她们坚决反对,说刘大妈“就是图钱”。 交往三年后,你不慎摔倒,刘大妈忙前忙后、照料你无微不至。于是你下定决心,余生跟她一起走,两人偷偷领了结婚证。
女儿们知道后,回来大吵大闹,大女儿跟你签订了《断绝父女关系协议》,小女儿女婿直接把你“抢”回家,逼你离婚。 你的老人机被女儿控制,刘大妈找上门来也被赶了出去,你们三个月来的第一次见面,竟是在法庭上。 你和她相对而坐,老泪纵横。你终于鼓起勇气,没有按照女儿教的话说。 法官打断了怒不可遏的女儿,继续倾听你的陈述。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规定:“子女或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生活。”女儿因此受到了法官的训诫。 最后,法官认定原被告感情未达破裂程度,判决不准予离婚。那份断绝关系协议,也无法律效应。 庭后,你向法官咨询相关法律问题,跟刘大妈商量后,决定把你的房子通过遗嘱留给女儿们。 这场让你身心俱疲的“再婚危机”,总算画上了句号。
03
当你80岁了,你怎么也没想到,几十年前坐在你背篼里的孩子,会在几十年后用摩托车把将你送到法庭。 你的六个子女约定每人轮流照顾你一个月,但每月的“交接”都变成了“交战”,来的时候感冒没有,洗了澡还是没洗,换了尿布还是没换…… 为了这些事,两家能闹上好一阵子。 阿尔兹海默症让你整个人昏昏沉沉,你隐约看到对面十来号晚辈横眉立眼,坐在中间台子上穿黑袍子的人,用力敲着那个小槌子。 后来,你又看到外面有车来了,是辆大的,原来该去跑运输的老五家了。 上次老五媳妇还因为你吃饭的时候洒汤洒饭,气得掀了碗,这次去了,一定要听话一点。 唉,老五家里怎么这么多人,是亲家公亲家母把他们兄弟姐妹都喊来了吗? 但是你喊“亲家”,怎么没人答应?
过了几天,几个穿黑西装、别红色圆牌牌的人来了,大家说他们是法官,他们告诉你,以后你就安心住在这个养老院。 你想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忘记了。 穿西装的小姑娘弯下腰来,用纸巾擦去了你的嘴边的口水,和腮边的泪水。
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涉老案件数量呈攀升趋势。 世界并不完美,法院“缝缝补补”,我们总希望法律能做得多一点,再多一点。底线之上,我们总是期待更多温暖。 在判决书写不到的细处,在关起门不足为外人道的时刻,对老人,可否,少一点脾气多一点和气,少一点责怪多一点理解? 毕竟,或许你现在没有六十岁,但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到六十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