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有座塔
等待了千百年
让你去见它
站在塔下抑或是登上塔顶
这方水土的文脉、壮阔的历史都前来际会
这就是渠县人文蔚起的见证
「文峰塔」
文峰塔是文峰山文化旅游景区内历史沿革最久的景点,其始建年代已无从考究,但后续修缮重建却有清晰的脉络。
康熙三十七年,知县侯承序重修了文峰塔,但由于疏于修缮,30年后,文峰塔再次倾倒。
乾隆四年,知县李云骕捐献自己的薪俸,重建了文峰塔,并挥笔题匾为“起文塔”,意在鼓舞学子进取,重振当年渠县人文之盛。
即使从最初有记载的康熙三十七年算起,文峰塔至少也有近400年的历史。文峰塔,宛如千寻文笔,直点青云,栉风沐雨耸立在文峰山上,见证了渠县沧海桑田,繁荣兴盛。
文峰山文化旅游景区的文峰塔为近年来新建的文峰塔。作为渠县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国学精神的标志性建筑,它代表着“以文为峰”,彰显着渠县人对文化的尊崇。
文峰塔分《文昌接引》、《魁星点斗》、《孔学弘翠》、《先贤昭明》、《忠孝传家》、《蒙学启智》、《三教归一》、《儒学远播》、《元九登高》九层,取九九归一、文脉传承永续之寓意。
塔内以儒家文化展示为主,通过壁画、图文展墙、木刻等形式层层递进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传知县李云骕重教兴文的精神,加之塔内厚重的儒家文化、科举文化底蕴,文峰塔承载着文脉传承永续的美好愿景。
在文峰山文化旅游景区,举办了一场又一场盛大的文化活动,如“十八而志 大任始承”汉文化传统成人礼活动,为学子祈福;每年临近高考,也有许多学子与家长到金榜园打卡,沾沾魁星高中的喜气。
文峰塔静谧安详,渠江流淌不息,二者形成了美妙的动静对比。(横起手机,准备迎接一场视觉冲击吧~)
塔身总高69.9米,登上塔顶,眺望渠江,刘禹锡《竹枝词》中“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所描绘的美景便也眼前铺展开来。
整个渠县犹如一副画卷,文峰塔则犹如一支“毛笔”,在画卷上晕染着这方土地的文化底色。
在区位上,文峰塔是一个醒目的地标;在历史里,文峰塔是渠县人涌动的文化自信。有塔的地方,就有渠县人民的仰望。
//
以文为峰
宋元明清,渠县113名进士志书有载
总人数蜀中前列
千年文脉绵延传承
文汇成峰
诗歌之乡、诗词之乡、文学之乡名副其实
当代文坛,渠县籍18名中作协会员健笔生辉
“宕渠四子”引领渠县文学繁荣
//
渠县的美,不是目之所及的浮光掠影,而是旷古悠远、震撼心灵的时光音韵。
去賨人谷听风,听一个部落兴衰起落的娓娓诉说;掬一捧城坝遗址汉井的水,照映出古賨国都800年的影影绰绰;去土溪镇观渠县汉阙,读一本石质《汉书》穿越2000年不向时间低头的强倔;国家级非遗三汇彩亭会从300年前走来,哪一次不引得万人空巷、惊叹连连;蜚声海内外的国家级非遗刘氏竹编,那是匠心跳跃在指尖的舞蹈。回过神来,徜徉于宁静隐逸的渠县拾光小筑,或走进熙来攘往、飞扬着潮玩和潮流光波的賨人里商业街,恍若梦回!不用掐手,去尝尝麻辣鲜香的三汇水八块,香脆酥爽的涌兴卢板鸭,或者软嫩爽滑的古今香丸子,让您的舌尖真实地告诉您,这就是值得您来的:
#阙里賨都,忘忧渠县#!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