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之间!!! 又到了一年一度打谷子的季节 快来看看儿时记忆里的粮食诞生记...

八月底到九、十月份,是乡下打谷子的繁忙时节;当满眼金黄渐次消失,丰收的稻谷才算归仓。

在农村,打谷子属重体力劳动范畴,非统筹协调不可。
还要与老天抢时间,非晴天或者阴天不行,打谷子还要看晴天。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谷子的先决条件一般都是吃饱喝足,一般都是女人下厨,男人下地,可口饭菜让人精神饱满;一般打谷子的时候人手不够,都是村里面的左邻右舍来帮忙。
打谷子的这天,早早的准备好了一顿大餐,随便喝管够的冰冻啤酒,茶叶开水也是不能断的。

天刚麻麻亮,大家就挽起裤脚下地了,打谷子也需要技巧,左手握着一把谷子下部,右手握着的镰刀快速从谷子底部划过。
只听“唰”的一声,谷子倒伏下来;不一会儿,田里卧满了一把把谷子。


在我们小的时候,那时还没有打谷机,所有的谷子需要用戽桶来打;“戽桶”,也叫禾户、黄桶、拌桶等,按规范的说法,应该是打谷桶。
那时打谷子,是用双手将水稻在一个木制的带耳四方桶内反复拍打,以达到谷粒脱穗的一种收割方式;这种四方桶,是农村每家每户必备的农具。


打完谷子后的禾草顺手放在戽桶旁边,当打了三四把左右,就把稻草扎起来,呈三角形晒在田中间,像士兵整齐排列着,煞是好看!


时光飞逝 社会进步 现在乡下打谷子的方式也与时俱进 机器代替了人力 现在老家打谷子 很少看见呼朋唤友帮忙的大兵团传统方式了 老乡们你们有多久没打过谷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