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第一小学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课程开发、课堂实践和课题研究及成果转化,构建学习型、专业型、共享型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科研水平,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全面发展。从本周起,我们将推出系列报道:课堂展风采 教研共成长——新课标视域下的提质增效新行动⓺
“研韵飘香香如故,拾阶而上提质量”。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近期,六年级组织开展组内研讨课,党委副书记、校长雷云伟,党委委员、副校长黄亚娟,教导处郑建华主任、张旭娟主任参加了本次活动。课前,陈智、杨小渠两位教师结合学情精心设计教案、制作课件。课堂上两位教师以生文本,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互动中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陈智老师执教的《确认位置》是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 4 课时的内容。通过用方位词介绍同学的位置导入新课,帮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方位坐标图。接着展示“海上搜救演习”的情境视频,搜救艇在指挥舰的什么位置?以此问激发学生认知冲突,造成心理悬念,唤起了探究的欲望。进而继续引发学生思考:“两艘搜救艇都在指挥舰的东北方向,如何准确地描述各自的位置呢?”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探究的阶梯,引领学生对旧知进行充分地思维加工、深化和发展。 在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参与合作交流,得出描述物体位置的三要素:参照点、方向、距离。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渐明确了测量图上距离、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准确描述物体位置,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观察—交流—操作—分析—总结,层层递进,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杨小渠老师执教《青山不老》, 课始,杨老师让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抓住关键句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接着出示学习任务一: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的关键句。然后出示学习任务二: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请同学们找出相关句子,并做好批注。为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杨老师围绕“奇迹”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到这里的大环境与小环境,体会老人创造奇迹之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并将问题和朗读结合,旨在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情感逐步升华。

交流环节中,老师们各抒己见,进行深入的探讨交流。最后,校长雷云伟要求全体教师要始终保持对教育教学的热爱,深研课程标准,转变教学方式,不断提升集体备课、磨课和教学水平,把优质课高效课堂当成优秀教师的必备素养,不断进步。

本次组内教研课为全体六年级教师互观互学、交流研讨扎实开展,有效促进了老师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希望全体教师能以此活动为契机,常态化开展教学研讨交流,不断碰撞出教学的火花,凝聚育人智慧,共同书写好教育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