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2日,广东惠州一个11岁小男孩跟随爸爸到东江一处沙滩玩水纳凉,爸爸仅是一眨眼工夫没照看到,孩子便不幸溺水身亡。● 6月18日,湖北两个中学生在水塘边洗脚,一人落水,一人施救也惨遭危险,最终双双溺亡。● 6月17日,重庆涪陵四名15岁男孩中考后结伴到江边捉螃蟹,一人不幸溺亡。●6月14日,海南澄迈两名15岁少年结伴夜游,一人不幸溺亡● 6月3日,江西一名6岁男童,在没有监护人照看的情况下,从车辆行进方向的右侧突然跑着横过马路,导致一辆小型轿车躲避不及与之发生碰撞,所幸男童伤势并不严重。
● 5月12日,湖南两名儿童因防护窗脱落坠楼,一名儿童不幸当场死亡,另一名儿童送医治疗。

通知指出,各地要深刻汲取近期部分地区安全事故教训,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盯紧苗头隐患,全面排查风险,明确任务举措,细化责任分工,及时做好整改,切实抓实抓细暑期安全工作,确保广大中小学生暑假期间生命安全、身心健康。
通知强调,各地要认真做好暑期安全教育,提醒中小学生暑期外出时注意自身安全,特别是不私自下水游泳、不驾驶机动车辆、不轻信网络信息,不参与网络迷信和网络赌博活动,严防各类安全事件发生。要指导学校充分利用暑期深入排查整改各类校园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确保秋季学期顺利开学。配合公安交管部门加强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优化校内内部交通组织和秩序管理。配合市场监管、公安、文旅等部门,规范整治校园周边各类经营场所,切实净化周边环境。有条件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学校要坚持公益普惠和教师志愿参与、家长学生自愿参加原则,面向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暑期托管服务,切实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
通知要求,各地要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重点公共场所的管理,为中小学生提供安全有序的活动空间。要会同街道(社区)和共青团、妇联、工会等部门,在暑期面向中小学生组织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督促家长切实履行好监护责任,理性看待、慎重选择夏令营、研学、游学和校外培训,防止侵害学生合法权益、危害身心健康事件发生。
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 2.不要驾驶机动车辆; 3.不要轻信网络信息; 4.不要参与网络迷信和赌博活动。
1.要定期做好学生安全提醒; 2.要持续强化校园隐患排查; 3.要根据条件提供暑期托管服务; 4.要加强留守、流动儿童教育关爱全过程管理; 5.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6.要配合相关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
1.要合理安排孩子暑期生活; 2.要履行好监护职责,防止出现监管空白; 3.要慎重选择夏令营、研学、游学和校外培训。
放暑假,学生安全不放假,各项工作要细抓。 常提醒,事故多发在暑期,千万小心别大意。 要注意,下水游泳危险大,私自驾车更可怕, 要警惕,网络信息不轻信,迷信赌博不参加。 各部门,托管服务要做好,实践活动不可少。 各学校,苗头隐患细排查,周边环境要净化。 家长们,监护责任履行好,孩子行踪要知道。 同学们,游学培训要慎选,不法侵害要防范。
游泳戏水季节到,偷偷下水不得了。 擅自结伴不能保,大人陪护不能少。 没有救援不要去,陌生水域不可靠。 盲目施救不可取,安全六不别忘掉。

发现溺水者,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同时可向溺水者抛救生圈、泡沫板、救生绳等,但不可盲目施救。 未满12周岁不骑行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骑行电动自行车。 步行或骑行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嬉闹。如遇极端天气,要穿着醒目,要注意避开广告牌、变压器、配电箱、高压电线等危险物。 慎交网友,慎见网友。不参与现金充值、“礼物”购买、在线支付等各类打赏服务,防范网络诈骗。 发现危害身心健康的网络产品或网络服务要及时投诉、举报。 不去地质灾害频发区域旅游。遇有极端天气,不去山区、河谷等危险区域游玩,不贸然涉水出行。 情绪波动强烈时,主动寻求家长、老师或心理热线等帮助。 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放假 愿每一个孩子 都能度过安全、愉快、有意义的假期!
请转发、扩散 提醒更多家长和学生!
家长朋友们暑期有什么计划快在评论区分享一下~
来源:教育部、人民网科普、中国应急管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