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渠县,10位爱心妈妈牵手10名孩子,穿上红军装,在初心公园的草地上“过草地、飞夺泸定桥”,在炊烟袅袅的烧烤架旁分享美食与欢笑。这是为孩子们量身定制的“红色成长课”,更是一次“爱与传承”的温暖奔赴。
文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门口,孩子们踮着脚尖,在爱心妈妈的帮助下换上蓝灰色的红军装,系上鲜红的红领巾。当红星帽徽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时,孩子们的眼睛里也亮起了好奇的光:“妈妈,我们今天要当真正的小红军吗?”
队伍来到初心公园的草地,“过草地”的绿布上散落着小石子模拟的“沼泽障碍”,草垫堆叠的“雪山”在眼前立起。爱心妈妈何雷明绘声绘色地讲起红军过草地的故事:“当年战士们没吃没喝,靠吃草根、啃树皮走完了泥泞的草地……”孩子们听得入了神,戴上柳枝编的“伪装帽”,攥紧玩具枪,在爱心妈妈的守护下小心翼翼地“穿越草地”“攀登雪山”。摔倒了就笑着爬起来,就像当年的红军战士一样倔强——这不是简单的游戏,是童年在历史里的“沉浸式成长”。
烤架上的肉串滋滋冒油,孩子们围着爱心妈妈,有的递食材,有的哼着刚学的红色儿歌。“阿姨,这个鸡翅烤得好香!”“妈妈,我们一起给这串肉刷酱吧!” 炭火的暖意里,是食物的香气,更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亲昵。
互动环节里,孩子们拿出画板画下心中的“红军叔叔”,爱心妈妈们则陪着他们唱起《闪闪的红星》。小小的徽章、书签奖励被孩子们珍而重之地别在衣襟上——这不仅是活动的纪念,更是“爱与被爱”的勋章。
从“红军装”的历史厚重,到烧烤架的生活烟火,这场“妇爱童行·初心共赴”活动,把红色传承的庄重和爱心陪伴的温暖揉进了每一个细节里。
对孩子而言,这是“穿在身上的历史课”,让课本里的“过草地、飞夺泸定桥”变成脚下的路、手中的“战役”;对爱心妈妈而言,这是“陪伴里的成长课”,在和孩子的互动中,把勇气、坚韧的种子悄悄播撒。
这是用一场活动串联起“历史传承”与“民生温度”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将红色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当队伍踏着夕阳返程,孩子们的红军装沾了草屑,却亮了眼神;爱心妈妈的围裙染了烟火气,却暖了心窝。以爱为桥,让红色精神在童年里扎根;以心为舟,让陪伴温情在社区中流淌。未来,在“爱与传承”的路上深耕,共同书写温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