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104|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肠子的小心思

[复制链接]

42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0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9 08:50: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金铂医生,希望通过医学知识的科普让你对自己的身体有更多了解。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叫作《肠子的小心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04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5-9 08:51: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在讲这本书之前,就有很多人向我推荐过它。据说,这本书一经出版就风靡了德国的大街小巷,一度出现在节日、生日的礼品单上。因为这本书特别有趣,而且还非常实用。



一直以来,我们都很关注大脑、心脏这样的器官,对肠子有些忽略,但肠道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我们人体的所有器官,其实是从胚胎的三根管子发育来的。第一个管子,随着胚胎的发育越变越长,中间形成一个膨起,成为我们的心血管系统,中间的膨起就是心脏。第二根管子,随着发育,顶端出现了一个膨起,这是神经系统,膨起的就是大脑。第三根管子就是原始肠管,它发育成了我们的消化系统。可想而知,我们的胃肠道、大脑和心血管系统都是同等重要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2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043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5-9 08:53: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认识人体消化道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肠道到底有多重要。



1.消化道出口——排便那些事



首先,要从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讲起。这件事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就是排便。我们先要了解消化道末端的肛门结构。它是由特殊的肌肉构成,我们管它叫肛门括约肌。肛门括约肌分为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这两层肌肉有些不同,主要是神经支配不同。内括约肌不受我们的主观意识支配,由植物神经支配。所以,当排泄物来到内括约肌时,它会刺激神经末梢向大脑发出指令,这时不管你在什么场合,都会有强烈的想去排便的冲动。



(名词解释:植物神经是一个控制系统,很大程度上无意识地调节身体机能。)



好在,我们人体还有一个外括约肌。它是由我们的主观意识支配,当我们感受到排便信号时,会去仔细地分析周围的环境适不适合。如果我们正在开会,或者在做一些其他事情,那大脑就会指挥外括约肌紧紧地控制好,不能随便排便,然后等到合适时,比如到洗手间,才可以排便。所以,这就是造物主很神奇的地方,让我们内外配合,形成了排便过程。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虽然我们可以通过主观意识让外括约肌控制排便,可如果总是长时间忍住不去,它就会使你的内括约肌罢工。久而久之,你对排泄的感受就会变得不敏感。所以,建议大家,如果有便意,尽量不要长时间忍着,该排便时就去排便。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排便姿势。有些人可能会问:“排便姿势还用讲吗?”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的排便姿势是错误的。因为在远古时代,大自然给我们设计的排便姿势是蹲便。现在很多人都使用马桶。马桶排便好不好,我们看看实验怎么说。



一位医生做过一个实验。他招募了28名志愿者,让他们采取三个不同的姿势排便,包括蹲姿、坐在马桶上,还有蹲在马桶上,然后,他在旁边用秒表进行计时。结果发现,蹲姿排便速度最快,平均耗时50秒,而坐在马桶上的姿势,平均耗时130秒。



每个人肠管的后端有一个肌肉,当我们站立或坐着时,这个肌肉是一个收缩的状态,它会使我们的肠管向后拉,由此形成一个皱褶。这个皱褶能减少括约肌的压力,让我们更好地控制肠道内容物;但是,当我们蹲着的时候,这个肌肉就松弛了,肠管就会更加通畅,更容易排便。



当然,现在很多人都用马桶排便,这时肠管没有完全打开。这种状态就像我们在花园用水管浇花,这个水管打了一点折,因此,水流不是很通畅。那长期处在这种状况下,就会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比如最常见的便秘、痔疮。



那很多人说:“家里是马桶,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建议可以在马桶前方放一个小板凳,然后坐在马桶上时,可以把双脚放在板凳上,然后身体略微前倾。这样的话,就可以放松肠管后面的肌肉,使肠道保持通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043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4-5-9 08:55: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消化道入口——口腔



说完肠道的出口,我们再来看一看消化道的入口。其实,消化道从我们的口腔就开始了。我们的口腔中,一共有四个唾液腺,两个在面颊的两侧,还有两个在舌头的下方,你卷起舌头就会看到。



唾液腺不停地分泌唾液,而唾液就是被唾液腺过滤了的血液。唾液腺不允许红细胞渗到口腔,不然,我们张开嘴巴就成血盆大口了。但是,它允许一些激素和离子来到口腔,所以医生可以通过唾液腺的激素检查一些疾病。同时,因为唾液里还含有钙离子,我们的下牙床长时间受到唾液的冲刷,很容易导致钙积聚形成牙石。牙石多了,就会影响牙龈健康。所以,口腔科医生都会建议大家,每年至少要做1~2次洗牙,就是这个原因。



唾液作用非常多,其中一个是杀菌。唾液中含有一种黏液素,它能让唾液吹起泡泡。当外部细菌进入口腔时,就会被黏液素粘住,然后唾液中的杀菌成分就会杀灭细菌。



此外,唾液中还含有一种止痛成分,它的止痛成分非常强效,所以你会发现,有的时候不小心咬了舌头,或者嗓子疼,吃东西时,疼痛好像缓解了。这是因为吃东西会大量分泌唾液,它便自然地帮助你镇痛了。而第二天早上起来,由于前一天晚上唾液的分泌量比较少,你会觉得喉咙痛好像又加重了。



请大家注意一点:我们睡着以后,唾液基本是不分泌的,所以细菌就会趁着这个时间大量地繁殖,这就是早上起来我们会觉得口里发酸,甚至口臭的原因。所以,早晚刷牙是一个保持口腔健康的步骤。



如果刷牙以后还有口臭,你可以用刮舌器清洁一下舌苔,或者多嚼口香糖,它们有助于缓解口臭。



如果用了刮舌器还有口臭怎么办?它说明细菌可能藏匿在更深的地方。这个地方在舌根部位,叫作瓦尔代尔氏扁桃体环,也叫作咽淋巴环。当我们吃东西时,首先会在这里进行细菌检测。如果是老朋友,它就可以进入消化道,如果是不认识的外来物,像病毒、细菌,就会在这里被剿灭。



说起扁桃体,可能很多人都有扁桃体发炎的经历,有的人甚至切除过扁桃体。医学发现,扁桃体对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训练我们的免疫细胞,所以现代医学建议大家,在7岁之前,尽可能不要切除扁桃体。切除扁桃体可能会对我们的免疫力造成影响。



相关研究发现,7岁之前切除扁桃体的小朋友,长大后患肥胖症的几率会增高。但是,扁桃体需要切除时还是要切除,比如频繁发炎、过度肥大,甚至阻塞呼吸道。如果扁桃体老是发炎,那不切除也会对身体产生很多免疫系统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043
5#
 楼主| 发表于 2024-5-9 08:57: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3.胃肠道如何运作



说完扁桃体,我们再往深部走,就来到了食道。食道是一个狭长的管道,直接和胃相连。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设计,就是它明明可以直接和胃的顶端相连,但却连接在了胃的右上方。这是因为我们在正常走路、咳嗽,或者大笑时,腹压会比正常时高2~4倍。如果你的食道和胃直接相连,那消化道里的食物就会出现反流,引起呕吐。因此,食道和胃有一个小小的曲线,是为了防止腹压增高时产生食物反流。



我们的胃是一侧短、一侧长的倾斜囊袋样结构。这个短长的设计有什么意义呢?就是食物进入胃以后会进行分流,液体食物会自然地流到短的那一侧,然后进入肠道,不用在胃里消化;而固体食物就会顺着长的那一侧留在胃里进行再次消化,消化完再进入肠道进行下一步消化。



说完了胃,说一说我们的消化主力——小肠。每个人的体内有3~6米长的小肠,小肠内部有很多皱褶,如果你把它全部拉长,小肠长达18米。而且在小肠的表面还有很多凸起的绒毛,绒毛的上面还有微绒毛。如果你把皱褶、绒毛和微绒毛全部摊平,小肠的面积可以达到200平方米。这是我们整个人体表皮面积的100倍。可见,食物进入我们的身体中,要经过如此大面积的消化和吸收。



进入到小肠的食物都不是固态的,而是一种食糜。小肠的消化液会把这些营养分子分解得更细小进行消化和吸收。每一根小肠绒毛都伴行了一根微小的毛细血管,经过消化液剪切以后的食物分子,就会在小肠绒毛这里进入血液循环。然后,它会流经身体的第一站:肝脏。



所有的食物要在肝脏里进行第一道质量检测,如果是安全的食物,就可以进入到血液循环被细胞利用,如果是有毒的,肝脏就会进行解毒。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很多药物都会对肝有损害,就是因为它要先到达肝脏进行质量审查。



下一站,我们来到大肠,它也叫结肠。有关大肠有一个最知名的疾病,就是盲肠炎。严格来讲,其实盲肠炎是阑尾炎。因为手术切除时,不会切除盲肠,只会切除阑尾。



什么是阑尾?阑尾是盲肠末端退化的一小段肠子。它的个头小到不具备消化的能力,但它具备其他的很多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免疫功能。除了有很多免疫细胞之外,阑尾还储藏着人体非常宝贵的益生菌。当一个人出现严重腹泻时,肠道内的大量益生菌会流失,这时阑尾就会释放储存的益生菌帮助肠道更快速地重建微生物系统。



现在诊断阑尾炎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叫作右下腹的压痛和反跳痛。



什么意思呢?因为阑尾的位置在肚脐的右下方,叫作麦氏点。医生在触诊一个阑尾炎患者时,首先让病人平卧,然后双腿蜷起来,这样可以尽可能地放松腹部的肌肉,然后他的手轻轻地往下压时,病人会发出第一声惨叫,因为他很疼,这叫压痛。接着,他把手快速挪开,病人会发出第二声惨叫,这是反跳痛。所以,右下腹的压痛和反跳痛是阑尾炎比较典型的体征。



说完盲肠和阑尾,我们再说回大肠。所有的食物经过小肠的消化之后,还要在大肠再消化加工约16小时。



这里我想着重强调一下,在大肠的最后几厘米出现了一个身体小“漏洞”。在这最后的几厘米,基本所有的营养成分都被吸收光了,所以身体就觉得没有必要再进入肝脏进行质量检测了。所以,这个地方的血液循环不流经肝脏,而直接进入身体循环。医生利用这个“漏洞”发明出了栓剂,就是把药物做成一个小药栓,然后塞在肛门处,靠肠道的黏膜吸收。



这样有几个好处:第一,对有些不方便口服药物的人,比如小孩或昏迷的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给药;第二,因为这个地方不经过肝脏,所以绝大部分的药性可以得到保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043
6#
 楼主| 发表于 2024-5-9 08:59: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二、肠子需要什么样的食物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肠子喜欢什么样的食物。



食物进入到身体以后,都会被消化酶分解成三种营养成分,分别是脂肪、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



1.碳水化合物



第一个碳水化合物,就是我们所说的糖。我们吃的米饭、面条、馒头都是碳水化合物,都会被分解成葡萄糖分子。它和我们吃白糖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我们不建议大家吃白糖这种甜食。因为白糖本身就是糖分子,进入消化道以后,它不需要过多消化就可以直接进入血液,所以,血糖升高的速度非常快。而我们吃的米饭、面条,它们在消化道要经过长时间的消化,所以,它们分泌糖的过程是一个逐渐释放的过程,然后,机体会配合分泌胰岛素让细胞利用它。



如果你总是吃人工合成的成品糖,它就会让你的体内短时间分泌大量胰岛素。长期如此,就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



2.脂肪



第二个很重要的营养成分是脂肪。现在很多人谈起脂肪就害怕,因为怕自己变得很胖。其实,脂肪是身体最宝贵的营养成分之一。你要知道,在过往的人类历史中,人绝大多数时候是吃不饱的,所以如此重要的营养成分,身体会尽可能地保留它。这也是我们体内聚集了很多脂肪,却很难减下去的其中一个原因。



有关脂肪,我想说的一点是,刚刚讲过,当我们吃了食物以后,它是经过小肠绒毛进入血液循环的。但是,有一个营养成分不会进入血液循环,这就是脂肪。因为脂肪的分子比较大,如果它进入血液循环,很容易把血管堵住。



你一定要注意:由于脂肪没有经过肝脏的质量审查,所以如果你吃的是好的脂肪,无异于对心血管系统进行了一个精油SPA(水疗),如果你吃的是不好的脂肪,你的心脏和血管系统,就完全暴露在它的攻击当中,就会产生很多心血管系统疾病,比如动脉粥样硬化。



好的脂肪除了给心血管系统做了一个精油SPA之外,它还具备抗炎和抗氧化功能,所以下次你想大快朵颐时,一定要想想这个知识点。



不好的脂肪主要是动物性脂肪,它含有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在体内会被转化成加剧炎症的信息素。



那好的脂肪是什么呢?主要是以植物油为代表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大家最常见,也最熟悉的是橄榄油。但是,使用橄榄油时,有几点一定要注意:一是橄榄油不能用来炒菜,而主要是用来拌沙拉吃的。这种不饱和脂肪酸不稳定,遇到高温容易被分解和破坏。所以,如果炒菜,还是要用炒菜的油或固体油。

二是,由于它是不饱和脂肪酸,所以容易氧化,那么在储存时,记住尽量要把瓶盖拧紧放在阴凉处。



除了橄榄油之外,比如菜籽油、亚麻籽油都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不过,必须提醒大家的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过犹不及,即便再好的脂肪,也不能食用太多。营养学家推荐,我们每天摄入脂肪的量大概是55~66克,相当于两个巨无霸汉堡的脂肪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043
7#
 楼主| 发表于 2024-5-9 08:59: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3.氨基酸



第三个营养成分是氨基酸。说起氨基酸,大家可能都比较陌生。它是一些小分子,一个一个排列起来就构成了蛋白质。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了不同的蛋白质,也会产生不同的口味。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是不一样的。植物蛋白不包含人体所需的所有氨基酸,所以也叫作不完全蛋白质。



现在很多人都提倡吃素食,但如果你长期绝对素食,就会导致氨基酸种类不齐全,那身体就没办法形成完整的蛋白质,所以便没办法构成身体结构。这有点像烂尾工程,蛋白质半成品会被再次分解为氨基酸排出体外。当然,也并不是说,长期的动物饮食就一定好。



那素食主义应该怎么办呢?还好植物蛋白可以相互补充,比如大米和小麦缺少赖氨酸,那可以吃米饭配豆角(含赖氨酸)。我们提倡均衡饮食,荤素搭配才是最健康的吃法。这样才能带来更完全的氨基酸和全面的营养成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043
8#
 楼主| 发表于 2024-5-9 09:02: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三、生活中常见的肠道问题



了解完食物和消化吸收的关系之后,我们看看生活中和肠道相关的一些问题。



1.食物过敏



第一个问题是食物过敏。人是怎么发生过敏的呢?你会发现很多人对一些含有油脂的食物过敏,比如花生。当这些食物进入消化道后,有时这个蛋白质没有被消化液完全分解成氨基酸,那么,这一小块蛋白质就会裹着油脂进入淋巴系统。这时,它就会被我们的免疫细胞捕捉到,免疫系统一看,油脂裹着外来蛋白,它就会发起免疫攻击。攻击之后,它还会记住这个蛋白质,所以,下次你再摄入这个蛋白质,免疫攻击反应就会更强烈。如此反复多次,就会导致你一吃这种油脂类食物,就会出现舌头和面部的过敏反应。



2.乳糖不耐受



第二个问题是乳糖不耐受。生活中会有很多人说自己喝不了牛奶,原因就是乳糖不耐受。乳糖是双糖,必须被乳糖酶分解成单糖,才能进入血液循环。因为我们的肠道只能吸收单糖分子。



有的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导致乳糖酶分泌不足,这时乳糖就没办法被充分地分解成单糖,那它就会顺着消化道进入大肠。大肠里有大量微生物,见到乳糖后,就会充分利用乳糖进行大量繁殖,然后人就会出现腹胀、腹痛,甚至腹泻的反应。所以,人就会出现喝不了牛奶,乳糖不耐受的情况。



但好消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少部分人完全没有乳糖酶,大部分人多多少少都有乳糖酶。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你可以尝试少量地喝牛奶,然后找到自己不出现症状的量。你只要维持在这个量上,就可以正常地享受乳制品了。



3.反酸



第三个问题是反酸。它是胃食管反流的一种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归根到底是神经惹的祸。因为食管和胃受的神经支配不一样,胃主要受肠道神经支配,而食管受大脑神经支配。



在胃和食管交界的地方,有一个特殊的括约肌,叫作贲门。通常情况下,只要神经工作协调就不会发生反流现象,但有时,两套神经工作得不协调,就会出现肌肉运动的不协调,继而导致消化道里的内容物反出来。



如果经常出现反酸,可以通过两个训练缓解:第一,嚼口香糖;第二,多喝茶水。这两种方式都会有大量的液体进入消化道,以此来训练肠道神经。



此外,还有一个小方法:很多反酸发生在夜间,所以,在晚上睡觉时,可以把上半身稍微抬起30度,即利用重力的作用缓解反酸。



4.呕吐



第四个问题是呕吐。大自然中,并不是所有物种都具备呕吐功能,像人类、猫、狗和鸟类可以呕吐,但是像老鼠、马、兔子是没有办法呕吐的,因为它们的食道比较狭长。



首先,呕吐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它是我们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当你吃到一个东西有毒,或者对身体有害时,大脑会自动启动这种机制帮你排出来。像不具备呕吐功能的物种,比如老鼠,它是自身的解毒能力比较强;其次,它吃东西时,会少量地试吃,然后看自己的身体有没有反应。如果觉得很难受,它就不再吃了。



这里面最惨的是马。马自身解毒能力不强,加上它不会呕吐,所以特别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当然了,在我们生活中,有一种呕吐最让人不舒适,这就是晕车和晕船。晕车和晕船导致呕吐的原因,主要是眼耳不协调。因为人在中毒,比如酒精中毒时,就会出现眼耳不协调。这时,大脑会启动紧急装置进行催吐,让你把这些东西排出来。但是,当你晕车时,也会出现眼耳不协调,大脑没办法分辨到底是中毒还是没中毒,于是干脆就当中毒处理,所以它就拉了紧急开关让你呕吐。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几个预防呕吐的小妙招。



第一个方法是远眺。看远处的时候,它会尽可能让你眼耳协调。所以,晕车的人如果坐在前方看远处,晕车症状会得到缓解。



第二个方法是尽量放松身体。你可以听听音乐,或者侧躺下来。你要记住,身体越放松,大脑拉响紧急制动装置的反应就越弱。



第三个方法是吃生姜。生姜中含有阻止大脑传递呕吐信号的成分。



第四个方法特别有意思,是一种中医的方法:按摩内关穴。内关穴在哪里呢?在我们手腕下方三横指正中的位置。目前,国际上大概有四十多项研究证明,按揉内关穴可以通过经络放松我们的横隔膜,从而达到防治呕吐的目的。

5.便秘



第五个问题是便秘。基本上,每个人都会遇到便秘的情况。偶尔的便秘已经很难受了,最可怕的是长期的习惯性便秘。



以下几个条件,只要你符合其中两点,或者两点以上,就可以说是便秘了。



第一,排便次数每周少于三次;

第二,排便的质地总体非常硬;

第三,排便时特别费劲;

第四,排便时,总要靠一些辅助方法,比如老年人在洗手间总是放着开塞露;

第五,排便后总觉得意犹未尽。



以上五点,如果你符合两点或两点以上,有可能就是便秘了。



那如果便秘怎么办呢?这里分享几个预防便秘的小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多吃膳食纤维,它能够刺激肠道蠕动。书里给大家提供了两个建议,一个是吃洋车前子壳,一个是吃李子。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运动,它也能促进肠道蠕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便秘。在书里,作者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运动,叫作蹲式荡秋千。



怎么做呢?大家可以学一下。



首先,坐在马桶上,上身挺直90度,然后上半身向前倾,尽可能贴到你的双腿,然后再立刻挺直,接着再贴到双腿,如此反复几次。这个运动可以通过腹压按揉肠管促进肠蠕动。所以,如果有便秘,不妨在上洗手间时,坐在马桶上尝试一下。



以上这几种方法对轻度便秘有一定的帮助,但如果是顽固、习惯性便秘患者,有可能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寻求泻药的帮助了。



泻药大概分这么几类:第一类叫作高渗性泻药,比如乳果糖。这类泻药的作用,是能够帮助水分吸收到肠道里,使大便变得柔软,有助于排便。在医院,我们经常会给手术后有便秘的患者使用乳果糖帮助他们排便。



第二类叫润滑剂。在这里说一个故事:凡士林发明人罗伯特·切瑟布罗每天有一个习惯,就是吃一勺凡士林,他居然活到了96岁。当然他的做法我们并不推荐,因为凡士林是一种脂溶性溶剂,长时间吃,会让一些脂溶性的维生素溶解排出体外,所以会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安全提示:请勿服用凡士林)



其实,最常用的润滑性泻药,叫作液状石蜡。这种方式通常用于比较极端的情况,比如准备做胃肠镜检查,或者手术前的肠道准备。



第三类叫作胃肠动力药。有的便秘是神经和肠管工作不协调导致的,可能神经不那么敏感,那肠道就罢工了,那么这类药物能和肠道的特定神经受体结合,加速肠道蠕动。



虽然我们讲了很多泻药,但是大家在服用任何药物之前,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接受医生的建议。因为有时便秘的原因很复杂,比如一个人是肠梗阻,那服用了胃肠动力泻药,就会加重梗阻,甚至会导致肠管破裂,带来生命危险。所以,提示大家,所有的用药一定要遵医嘱。



对于用泻药的人来说,有一个定律特别重要,叫作三日定律。什么意思呢?我们人的大肠分为三部分: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通常来讲,我们正常排便只是把降结肠的内容物排出去,然后一天之内又填满了,接着再排出去。所以,我们每天大概排便1~2次。



但是,如果你用了强力泻药,它有可能把你三个部分的内容物全部排出去,那你就需要三天的时间,才能把大肠填满。因此,你吃完泻药以后,一般来说,2~3天是没有大便的,需要隔2~3天之后再吃泻药。千万不要吃完泻药,觉得第二天怎么没有大便,又再吃泻药,这是不对的。所以,用泻药的人,一定要记住三日定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043
9#
 楼主| 发表于 2024-5-9 09:05: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四、认识人体肠道微生物



接下来,我们要说一说人体的肠道微生物。



1.三类肠道微生物



首先,来看一组数据:我们的肠道里,大概有1000万亿个细菌。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1克粪便所包含的细菌数量,比地球总人口还要多。



假如人的肠道没有微生物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有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培养出一种无菌老鼠,这个老鼠浑身上下包括消化道都没有任何细菌。他们发现,这种无菌小老鼠行动非常诡异,就是情绪容易波动、饮食无度。把它们解剖开后发现,它们的小肠基本上都已经萎缩了,但是盲肠特别大。



科学家把一些微生物植入这些小鼠,他们发现,如果是肥胖小鼠身上的微生物接种在无菌鼠上,无菌鼠很快就会变胖。如果是糖尿病老鼠的微生物接种在无菌鼠上,无菌鼠就会患上糖尿病。所以可见,微生物对一些生物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和我们体内的微生物,其实是共同演化、共同生长的。



人体的微生物种类非常多,但是90%都是细菌。通常来讲,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叫作拟杆菌型。这类细菌,对人体主要的作用是消化食物。无论你吃的是苹果、肉,还是米饭、馒头,哪怕啃树皮,这个拟杆菌属的细菌都会找出相对应的酶,帮你分解和消化吸收食物。由此可知,它的消化能力有多强大、多重要。但正是这种强大的消化能力,很多人的肥胖,也跟它有一定的关系。



第二类叫作普氏菌属。这种细菌会在身体中到处游荡。它主要是在寻找蛋白质,然后遇到蛋白质后,就会对蛋白质进行分解。在分解过程中,它会释放硫化氢,这也是人排气时有臭鸡蛋味的原因。



此外,这种细菌在分解蛋白质时,还会制造出维生素B1。维生素B1是特别重要的一种维生素。如果缺乏维生素B1,就会出现神经的症状,比如我们出现肌肉颤抖或健忘,可能都与它有关。所以,建议大家多吃粗粮,也跟维生素B1的合成有关系。



第三类叫作瘤胃球菌型。这类细菌主要跟我们身体的血红素合成相关。血红素是制造血液的一种原材料。



据传说,吸血鬼的祖先是罗马尼亚的德古拉。为什么他被称为吸血鬼的祖先?因为他排出的尿液是红色的。



其实,现在医学已经揭示,这个问题是一种遗传病,是他先天缺少血红素,所以导致血液没办法完全合成,因此半成品就随着尿液排了出来。但是,当时大家都不理解,因为医学知识比较贫乏,所以就以为他是吸了人血才会尿出血。所以,他被称为吸血鬼的祖先。

总结一句话:肠道微生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消化和分解食物。有时,这种消化在体外也可以进行,就拿乳糖不耐受来讲,很多人没有办法喝牛奶,就是因为体内没有乳糖酶分解乳糖。但是,你会发现他能喝酸奶,这就是因为牛奶在外界已经被微生物分解成酸奶,而酸奶是单糖,更容易被肠道吸收。



还有一个例子是葡萄酒。你看,品酒师会告诉你哪种葡萄酒口味更好,但人产生的味觉和他舌根处独特的微生物有关,不同的人,舌根的微生物不同,所产生的味道也不同。所以,大家在喝酒时,没有必要完全相信品酒师的感觉,因为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043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5-9 09:19: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常见的影响健康的细菌和寄生虫



说了这么多微生物的好处,我们来说说微生物和寄生虫对身体的害处。其中一个对身体有害的微生物,叫作沙门氏菌,它主要是会让人腹泻。



沙门氏菌通常怎么感染人呢?它存在于鸡的消化道中,所以,如果人吃生鸡蛋,或者吃被蛋壳污染的食物,就容易感染沙门氏菌。



为了避免沙门氏菌,我们有几个建议:第一,鸡蛋一定要煮熟了再吃。第二,凡是生蛋壳接触的厨具,一定要用热水彻底地冲洗干净。第三,如果你家里养爬行动物,比如蜥蜴,也一定要注意预防沙门氏菌。因为沙门氏菌,除了在鸡的消化道内,它还特别容易生长在爬行动物体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6-14 10:51 , Processed in 0.022823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