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mengyu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试脑科学

[复制链接]

41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042
31#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1:05: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大脑记一个数字,有时候会根据我们的回忆把它夸张,或者减少。你印象中觉得那个数字好大,但其实那是80年代的数字,80年代觉得几十块钱好多,今天回忆起来可能就像几千块钱,这就是头脑当中思考会给它带来的变化。



“但另一方面,使用模拟信号意味着信息可能发生变化,也就是会变得模糊。



“正因为人脑具有这样的性质,所以要想得到正确答案,我们就必须反复摸索尝试。失败之后思考失败的原因,并思考下一次的应对策略,然后再次失败……要如此循环往复多次。



“人脑更擅长使用‘排除法’……在自然环境下动物永远无法预测接下来等待它们的是什么。面对未知复杂的环境,动物采用模拟式的排除法再合理不过了。”



所以哺乳动物的大脑和计算机原理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模糊,我们不断地犯错,但是我们通过不断地犯错,可以逐渐地变得精确。



所以得出的结论是人的学习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要素,这和我们的大脑思维方式有关:一、不畏失败的毅力;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乐观的性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042
32#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1:05: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以前说这些话都像心灵鸡汤,但是读完了这本书以后,你知道它有科学依据。为什么不畏艰难的毅力很重要?因为人脑记不住东西是常态,人脑记错了、模糊了、夸张了,这是常态。这是我们的祖先在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当中学会的,它能够救命。我们通过学习,一步一步让这个东西变得精确。



比如说一个完全没有打过乒乓球的人,他甚至连这个球谁赢了他都不知道,那你首先要教会他的,不是怎么欣赏高水平的乒乓球比赛,而是首先教会他什么叫赢,规则是什么;接下来教会他什么叫发球、发球分哪几种、接球分哪几种;为什么这个球漂亮。这是一步一步来的。



如果我们一上来就要求一个人必须成为一个专家,他学不会,那是计算机干的事。计算机可以唰一下成为一个专家,但人不行,人需要一点一点地逐渐聚焦。所以分布式学习是人类的一个特点,先确定一个小目标,然后循序渐进,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慢慢地从模糊到精确、从新手到大师,学所有东西都是这样的过程。



所以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不要着急,有什么东西学不会不要觉得心烦。不要着急,先从简单的学起,然后一步一步地、慢慢地就会变得越来越难,到最后你做的题你的爸妈都读不懂,这就是你高三的境界。我现在回头看高中的那些题,一个都不会做,觉得太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042
33#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1:05: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知识点,有的孩子会说我提不起干劲,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劲儿,不想干。像我有时候要写作,就懒得动笔。怎么办呢?这个作者告诉我们人的干劲来自一个叫作伏隔核的地方。伏隔核并不大,小小的一点点,但是伏隔核掌管着我们干活的干劲。一个人有干劲,就是他的伏隔核兴奋。



那么怎么才能让你的伏隔核兴奋呢?只要你开始干,就能够刺激伏隔核。这个心理学现象叫作行动兴奋。你今天不想学习,怎么办呢?开始学,学着学着就想学习,就这么简单。不想做作业,只要你动笔开始慢慢做,就会越做越快,这就是伏隔核在起作用。



行动兴奋这个词,我希望大家能够记得住。当你不兴奋的时候,不要企图等待兴奋的到来,而应该通过你的行动去获得兴奋。



能力是可以互相迁移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奇怪,说樊老师你怎么什么书都敢讲,一会儿讲心理学,一会儿讲历史,一会儿讲物理学,你胆子真够大的。其实脑科学里面解释了,当你先扩大了某一方面的优势以后,学这个学科的优势能够被有效地迁移到下一个学科,这就叫作能力的互相迁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042
34#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1:06: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有一个朋友是我们学校的乒乓球冠军,打得特别好。毕业了20年以后我见他,我说你现在打什么?他说现在打网球。网球打到全市冠军,羽毛球也全市冠军。我就很奇怪,我说你不是打乒乓球的吗?他说都一样。这就在于能力是可以迁移的。



很多孩子说我偏科,我就喜欢学语文,我不喜欢学数学。你不要老责怪自己不喜欢学数学,你可以先把喜欢学语文这件事搞扎实,然后用学语文的方法调过头来认真地学数学。这时你的能力就会得到迁移,你会一通百通,然后逐渐地各个学科都变得越来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042
35#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1:06: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章我们要讲高级记忆法。什么叫高级记忆法呢?就是一个人怎么样能够通过记忆成为一个大师。真正的大师是不需要记忆的。下国际象棋的人,或者下围棋的人,你们有没有见过,有的大师可以一个人跟一百个人下,就是那种快棋赛,对面站一百个新手,这个大师一个人走来走去,啪这儿下一步,那儿下一步,一直下下去。我们当时看了觉得惊为天人,他脑子里怎么可能能记住这么多棋盘呢?但实际上那个秘密是什么呢?他根本就没有记,他已经在头脑当中形成了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什么?我们在《刻意练习》里讲过这个概念,就是你不用记忆,你一下子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就好像我们天然反应的感觉一样。比如开车这件事,到最后你根本不用记,上车,脑子里想别的事都能开走,因为已经形成了心理表征,他记住的全是符合规则的形象。



高级的记忆是怎么锻炼出来的呢?我们得知道记忆分三种,一种叫经验记忆,比如失恋、初次离家。一种叫知识记忆,你背下了3.1415926这样的数字,记住了化学方程式,记住了S=1/2gt2这样的公式,这叫作知识记忆。第三类叫方法记忆,我刚刚所讲的这种完全不用思考就能做的事就是方法记忆。这是人类记忆的三兄弟。



这三兄弟之间有一个关系,这个关系图从低到高,能够看到人类的记忆是怎样分布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042
36#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1:07: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最底层的是方法记忆,中间是知识记忆,上面是经验记忆,从原始到高等。动物基本上不具备经验记忆,除了大象、海豚,那是极例外,而且现在还都没有证明。一般的动物不会有经验记忆,它不会记得那些事,那些事慢慢就遗忘了。动物很容易产生的是方法记忆,比如说,你教会这只小狗去那儿找东西,它很快就学会,可能这辈子都忘不了。



人类也是一样。为什么我们没有三岁以前的记忆?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解释。你在三岁以前学会了那么多的东西,学会了吃饭、学会了说话、学会了拿东西,也学会了跟人互动、学会了笑,学会的那些东西一辈子都忘不了,因为那些东西都是方法记忆。



但是你为什么记不住三岁以前发生过的事呢?因为那些事属于更高等的经验记忆。所以在你的大脑还没有发展出经验记忆的能力的时候,三岁以前,有的甚至四岁以前,你对你的人生是没有印象的。但是你肯定经历过三岁以前,因为你在那个时期学会了方法记忆,甚至学会了知识记忆。你学会了很多字、很多词,学会了说英语,但是没有经验记忆。



这就是我们人类记忆的三个层次:最难以忘记的是方法记忆;经验记忆一旦形成也很难忘记,因为它会产生一个经验;最容易忘记的是知识记忆,它可有可无,有时候记住了有用,有时候记不住就没用了,没关系。



知道了记忆分三种类型,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有的孩子小学时学习很好,到了中学就学不好了,原因是什么呢?小时候死记硬背是很管用的,因为小学阶段,人的大脑死记硬背的能力很强,你花了很大的力气去形成知识记忆,每天狂背了以后考试就能够通过,所以小学很多学得很好的孩子。



到了中学,知识记忆能力已经开始下降了,你要记的东西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这个时候,假如你没有改变自己的记忆方法,你还在用知识记忆的方法,对付这些更复杂的课程,你发现力不从心,记不住了。这就是很多小学的学霸到后来出现“伤仲永”现象的原因,其实不是笨,而是他没有转换记忆的方法。



那么长大以后应该怎么转变记忆的方法呢?我们应该更多地去调动我们的方法记忆和经验记忆。经验记忆是什么?比如联想、谐音这样的方法,向别人讲述的方法可以调动你的听力,用笔写的方法能够调动你的触觉,这一些感觉都能够给你带来经验,这些经验有助于你记住一个东西。不要过度地依赖过去的知识记忆,而是要去调动一些经验记忆。3.1415926叫作“山巅一寺一壶酒”,讲一个这样的故事,然后把它记下来,这种方法真的能够帮你记住很多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042
37#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1:08: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曾经采访过王峰,《最强大脑》的冠军,他也在樊登读书开过一门关于记忆的课。他是一个很普通的大学生,觉得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所以决定去学一下记忆,结果没想到真的找到了很多方法,后来成为了最强大脑。他说记忆是有方法的,比如说,你要记住很长很长的一串数字,你可以把这一串数字想象成一个房间,进到这个房间里边以后,门上贴着一个3 ,书架上贴着一个5,然后这边贴着一个6……把这些数字,和你脑子里想象出来的房间的格局结合在一起,画面感一呈现,很长一串数字就能够记住。



这就是把知识记忆变成经验记忆的过程。那怎么才能够形成方法记忆呢?



刻意练习。刻意练习之后,逐渐形成心理表征。心理表征带来的结果就是,根本不用思考就能够给出答案。一个警察抓小偷,抓的时间长了,一看就知道那个人是小偷,这和我们一般人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这种能力,如果想要通过知识记忆来完成,是基本不可能的,这一定是通过形成心理表征,不知不觉形成了方法记忆。



方法记忆有三个特点:不知不觉,非常牢固,它是身体记忆、很难忘记。一旦你学会骑自行车,这辈子你都很难不会骑,想忘记怎么骑自行车都做不到。郭靖练成了绝世武功以后,就很痛苦,说我怎么才能忘记这些武功呢,忘不了,因为那属于方法记忆,已经进入到他的灵魂,进入到身体当中去了。



所以一定要学会根据阶段来改变学习方法,到了初中高中以后,要搞清楚原理和逻辑。比如说背单词,过去我们背单词常用的是死记硬背的方法,s-e-p-t-e-m-b-e-r ,九月。这是我过去下过的功夫。但是长大了以后,要想记住更多的单词,应该用分析词源的方法,你应该知道这几个字母来自希腊文,这几个字母来自拉丁文,它是什么意思,这样的后缀的代表什么,这时候你发现你能够记住特别多的单词,就是因为你掌握了词源,这就是改变方法。



作者讲真正的魔法记忆就是形成了方法记忆。所谓形成了方法记忆,就是经过刻意练习以后,掌握了原理并且把它牢记在心。



作者记不住九九乘法表,但他也会做所有的题,他的办法是什么呢?比如说6乘以8等于几,咱们的孩子记得六八四十八,如果你不记得怎么办呢?作者说记忆是可以膨胀的,你知道了方法以后就可以膨胀。他看到6乘以8,他就会想到6乘以10减2,把8直接拆成10减2,60减12,就出来了。这就是方法记忆。



所以记公式很重要,记住公式以后,你不需要记那么多的结论。人要想把所有的结论都记住,那全是知识记忆。你如果知道了知识,知道了方法,你可以推演得出很多的结论。这就是我们说的魔法记忆的办法,就是方法记忆。



一共三种,知识记忆、经验记忆和方法记忆。知识记忆是容易忘记的,而经验记忆和方法记忆更容易被我们牢牢地记住。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学会善用记忆的方法,长大了以后换一些不死记硬背的方法。我们通过刻意练习学会方法记忆以后,我们才能够成为所谓的天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042
38#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1:09: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天才是什么呢?请注意看这张图:天才诞生的过程中成绩会在某个时间突飞猛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042
39#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1:09: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在你刚刚开始努力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可能都没什么效果,但是过了某一个点以后开始快速地上升。我们学东西的特点就是这样,你学了A,然后通过A又学了B,这时候请问你学会的只是A加B吗?不是,你学会了A学会了B、学会了A和B之间的关系、学会了B和A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四样东西。然后再学会了C,C又和A和B发生关系,所以它是一个幂次的指数。



你学的东西越多,它们之间发生互动、发生关系的可能性变得越大。所以在知识很少的时候看不出来差别,知识变多了以后,它会快速地上升。



要想成为一个天才,你需要有耐心,需要把眼下能够学到的东西慢慢地学好,然后等待着它们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最后突然爆发的那一刻,你自己都会吃惊,怎么自己突然变得这么厉害,这就是规律。所以不要着急,不要老觉得为什么我改变了、为什么我努力了还是没有效果。一努力就要看到效果,这是小孩子才会做的事,作为一个成年人,你要知道耐心是非常重要的,要等待它逐渐酝酿,最后产生一个爆炸式的变化。这就是幂次法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042
4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1:10: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最后有一些小窍门。这本书每一章背后都会写一些关于记忆的小窍门,也跟大家普及一下。



首先,学习的房间不要布置成红色,因为颜色会影响到人的记忆。当一个人受到红色的刺激多的时候,他的记忆力会下降。有人做过这样的测试:做智商考试时,一组考生的答题卷是用蓝笔写的,一组考试的答题卷是用红笔写的。一模一样的卷子,红笔考试的成绩要比蓝笔考试的成绩低很多。



篮球队打球的时候,穿红衣服的球队比穿蓝衣服、白衣服的球队赢率大得多。不是说红色影响发挥吗?你想想看,当你穿红色时,对方看的是红色,所以会影响到对方的发挥,导致成绩会出现偏差。



那到底房间应该涂成什么颜色?作者说科学没有研究出来结论,但是他本人比较推荐淡绿色这种让人放松的颜色,可能更有利于记忆。



红色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知识点,就是吃饱了以后看红色会恶心。你吃完饭以后再看一块生肉,肯定受不了,所以吃饱饭以后看红色就觉得不舒服。很多快餐店都用红色来装修,在你饿的时候看到红色你想吃,进去以后一吃饱,不会坐在红色的汉堡店里面不走,这是一个能够提高翻台率的小技巧。



莫扎特效应是不是真的?一个人听莫扎特的音乐,就能够更好地学习,是不是真的?作者说是真的,而且很奇怪,只有莫扎特的音乐有这个作用。听贝多芬、听巴赫,不行。因为贝多芬和巴赫的音乐,一个太激昂,一个太沉重。莫扎特的音乐为什么容易帮助人们记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你们记不记得我讲《遇见莫扎特》的时候,我们请来田艺苗老师讲,她说莫扎特最大的特点就是快乐。莫扎特的所有音乐,都让你听了以后快乐、开心,这种快乐和开心的感觉,有助于你更好地学习。



有的家长特别讨厌孩子学习的时候开背景音乐,如果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周围安安静静,什么声音都没有,这个人会经常走神,学不进去。考试的时候太过安静反而不好,适当的噪音更有助于记忆。别用电锯,电锯太大声,就有点吓人,但是适当的噪音——有辆车跑过去、有点音乐声会使得你的记忆变得更好,这是反脆弱。有点干扰因素会使你更容易记忆,所以学习的时候可以有背景音乐。但是建议你不要听带歌词的音乐,你在背古诗,这边听着周杰伦的歌词,容易背差。最好听那些没有歌词的轻音乐,舒缓的,像莫扎特其实就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6-1 22:06 , Processed in 0.021962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