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mengyu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试脑科学

[复制链接]

41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042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0:45: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只记了5组;第二次在4个小时的时候就记住了7组;在24小时的时候就记住了更多;在48小时的时候,大概就记住了5组左右。



再来一次,4个小时以后就记住了8组;然后24小时以后也多了一点,就可能到了7组左右;到48小时的时候,就可能到了6组左右。



三次的记忆之后,你记住的东西就变得越来越多了,这就是我们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所设计的重复记忆的节奏。



大家可以试一试:在确定自己完全想不起任何音节后,再次记忆同样的10组音节并进行测试,你会发现和第一次测试相比,这次能记住的音节更多了。也就是说,通过第二次记忆,这些音节变得不容易被忘记了。



如果用平均成绩来说明的话,大概就是4个小时后仍能记得6到7组的水平。接着重复同样的步骤,即在完全忘记第二次记住的音节后,再次记忆同样的10组音节,这一次记忆的效果更加明显了,音节更不容易被忘记了。4个小时后的测试中,能想起来的音节大概有8组。虽然第一次背完了以后,觉得好像都忘了,但实际上那些印记都还在你的脑海当中存着,通过第二次的记忆就能够加深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042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0:46: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每次准备一本书的时候,就有这个特点。我读完这本书以后,有可能过了很长时间我才想起来再来组织这本书,再来写笔记,准备给大家讲。我就感觉完了,这书看过时间太长了,已经忘了。但是当我真的翻起这本书,再重新做笔记的时候,就发现比理解一本新书要快得多。原因就是我读过一遍,头脑当中那些不能被我马上回忆起来的东西,依然存在记忆的痕迹。所以从这里能够看出反复地学习——也就是复习——有多重要了。



复习可以降低我们忘记知识的速度,真的是有效的。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复习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因为没有复习就没有记忆。所以结合海马体的性质,作者给大家整理出来一个复习的节奏,我认为这个节奏对于每个人来讲,都非常重要。



第一次复习应该是在学习后的第二天,这时候你已经忘记了一半多了,再看一遍,这是第一次复习。



第二次复习在第一次复习一周以后,不是在两天以后,而是拉长了,变成一周以后。第二天复习一次,第二天之后过一周再复习一次。



第三次复习在第二次复习以后两周,第四次复习在第三次复习后一个月。差不多快考试了,一个学期就快到了,经过四次复习以后,这张图就已经上升到这个地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042
13#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0:46: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你几乎记住了全部,这就是所谓学霸的复习节奏。如果一个人懂得复习,他会知道在什么时候去加强和巩固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042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0:47: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上了大学以后很多课学得很渣,我的特点就是一学期都不学,然后一直到考试前剩两天或者三天,猛地复习一下,结果就是非常糟糕,经常就考60分或者70分,而且考完以后很快就忘记。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考试的时候你都会的那些题,后来就忘了。



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比对,到底是临时突击更好,还是分散开来学习更好?我们刚才讲的第二天,然后一周、两周这样的节奏,这叫分散开。作者做了这样的测试,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



在考试成绩方面,短期突击可能跟分散学习差不多。为了通过考试短期突击一下,有的人是能够考得还不错。但是过一个礼拜或者过两个礼拜,再测试一次,短期突击的人差不多忘光了,长期记忆的人就能够记得很牢。原因是经过了四次重复的复习以后,形成了长期记忆,它通过了海马体的考验,被认为是跟生死存亡有关的信息,然后记录在了“硬盘”里。



对于各位同学来讲,我们去考一场试,只是为了通过这次的期末考试,还是为了以后我们能够用得上?尤其是高中阶段你所学的东西,到最后都要经过高考的检验,所以一定是分散学习的效果更好。即便是大学里的突击学习,实际上我们也希望它能够被长期记住,能够陪伴我们很长时间,成为我们的知识。但是很遗憾,对于很多人来讲,这些事都成了过眼云烟,学完之后就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042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0:47: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一段让我们知道了复习的重要性,这里要提醒大家,潜在记忆的保存时间大概是一个月。复习什么时候效果好?作者说一个月之内是一定要复习的。最好能够按照我刚刚讲的的节奏来复习:第二天、一周以后、两周以后。最次也得在一个月之内有一次复习,这时才会调动头脑当中的潜在记忆保存下来。



作者一再强调说学习不能乱来,有很多孩子觉得我明天要考试,我今天拼了,晚上不睡觉,头悬梁锥刺股。他说乱来是没有用的,这种乱来只会使得你的大脑变得越来越混乱。如果大量信息突然之间涌入,会使得我们的遗忘变得更加快。所以千万不要试图猛地突击一下,而是应该尽量把这些知识分散在不同的时间里边。



作者建议选参考书的时候,选定一本,然后根据这本参考书好好地复习,把它一遍一遍地经过这么四五次的复习之后彻底掌握。如果你总是跳着同时看几本参考书,那么你每次学的东西很有可能都是新的,这会使得你难以形成长期记忆。所以不用去羡慕别人用了多少种完全不同的参考书,用自己那本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042
16#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0:48: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个重点:我们的大脑更重视输出,胜过重视输入。他们做了一个测试,让很多学生背单词,背的是斯瓦西里语。斯瓦西里语是特别生僻的一种语言。四组学生,一组学生是每次考完了以后,我要求你只去背错了的部分,然后下一次考,只考错的部分;另外一组每次考完以后再重新全背一次,考的时候只考错的部分;第三组是只背错的部分,但是要考全部的单词;第四组是全部的单词都要背,考也考全部的单词。



你们觉得哪一组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好?最后发现,最重要的区别并不在于复习什么这件事上。无论是复习全部,还是只复习错的部分,那些孩子后来考试的成绩都差不多。但是对于考试不同的维度,只考错的部分和考全部知识的那两组孩子,最后所背的单词数量的差别,是35:80。考全部的那一组的表现要远远好过只考纠错部分的孩子。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会说把错题都改喽,就相当于只纠错的这部分。但是真正的考试不只考你上次错的那部分,考试要考全部。考试是什么呢?考试就是输出。你每天背诵,这个叫输入;你拿笔去写字、答题,这个叫作输出。



人的大脑更重视输出,在输出的方面考什么,才是你的大脑真的会记住的核心要素。一个人如果在考场上想不起来一个知识,他的海马体就会有一种感觉,觉得这件事就是生死存亡的,因为它很重要,但是我记不住,这有可能能够帮你记得更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042
17#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0:56: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部分让我们知道重复学习的方法,把节奏记住,“第二天、一周以后、两周以后”的这个节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042
18#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0:58: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我们说,当一个人的大脑当中形成了长期记忆以后,会产生一个东西,叫作LTP。



什么叫LTP呢?就是长时程增强作用。当你的海马体的神经元出现了LTP这种现象的时候,就代表这个地方产生了长期记忆。这是通过大脑的观测能够看得到的,作者把LTP叫作记忆之源。



让你的头脑中产生大量的LTP,就能够有效地让我们更多地记住东西。人的大脑,容量其实都差不多。我们经常说谁也不比谁笨多少,那是指大脑容量都差不多。但是有人记东西就是比一些人记得快,这个事我过去没法解释。很多人问我说:樊老师,为什么你读书能记住,我读书怎么就记不住呢?我答不上来。我就说那你就多读几遍不就行了吗?我只学会了前一章,就是反复、重复,但实际上秘密在这儿,我的大脑可能更容易产生很多的LTP。



产生LTP的特点是什么?作者说,我们只知道大脑会有α波和β波,我们不知道还有一种θ波。θ波是什么呢?就是当你的好奇心出现的时候,即使刺激海马体的次数很少,也能产生LTP。



过去心理学家怎么了解LTP?用一个微小的电极去刺激人们头脑当中的海马体,电信号只要一出来,就能看到LTP在增加。如果我们头脑当中没有这样的电信号刺激,没有反复地不断地输入的话,为什么有人的LTP出现得比别人快?原因是他的头脑当中的θ波出现的次数多。能有多大差别呢?这个人学一次,他记住了,而学十次的这个人没记住,有10:1这么大的差别。



最核心的地方就在于,感兴趣的话你会记得更牢。如果你的童心泛滥,就像达·芬奇那样,咱们讲《列奥纳多·达·芬奇传》就知道,达·芬奇到六七十岁的时候,还在研究啄木鸟的舌头到底是什么形状,还一天到晚沉浸在对自然的探索当中,这种人的记性就会特别好。原因是什么?他不是被逼的,不是痛苦的,他是非常好奇地在了解这个世界。



我们在孩子三岁以前,教他认知这个世界时,基本上都是一遍过。根本不需要跟一个孩子重复说,记住这叫什么,那叫什么,他记得那个东西,过两天突然就冒出来。为什么?因为在孩子的大脑当中,这个世界对他来说是完全新鲜的。



现在大家理解,为什么我看书容易记得住了,因为我好奇,我觉得太有意思了。虽然我现在不需要考试,但是我觉得能够理解大脑记东西的过程,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我就更容易记住这本书里的东西。但很多人说记不住,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他记忆是为了必须记住,要不然太丢脸了,凭什么别人能记住,我就记不住,我跟他们赌一口气。用这样的思想去学东西,你没有好奇心,只有痛苦,只有自己给自己不断地施压,没有好奇心,学不会。

所以这个作者跟日本的高中生讲:千万不要随便说“好无聊啊”。漫画里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画面,日本高中生会说“好无聊啊”。如果一个孩子学习的时候整天说“好无聊,好没意思”,不行,这样你就真的记不住。对于我们的学生也是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042
19#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0:59: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高中时最差的就是政治这一科,我高考政治不及格,只考了52分。我心中有一种排斥心理,觉得没意思,记不住。我老告诉自己记不住,老觉得这个东西没兴趣,就会真的记不住。



但是如果一个孩子能够正确地看待这门课程,能够正确地看待历史政治,你会觉得有意思。你去研究这个事背后的原理,你产生了好奇心。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好老师能够调动孩子的好奇心,让他能够学得很好的原因。好奇心一旦调动,刺激的次数只需要正常的十分之一,你就能够记住这个东西,这一点很重要。



达·芬奇讲过一句话,他说:正如明明没有食欲却去吃东西,会对健康不利,如果没有兴趣还去学习,则有损记忆。这是达·芬奇的名言。卢梭讲过一句话:人受到的教育越多,好奇心就越强。好奇心和记忆这件事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好奇心增加,记忆会变得更多;另一方面,脑海当中记忆的知识越多,所产生的好奇心也会越多。



我觉得我受益最大的就是讲书这几年。连着讲了六七年的书以后,我脑海当中的神经元连接显然是增加了,“城市”“组块”“小区”变得越来越多,我这里是一个“大房地产开发商”,里边很多“小区”。这个东西多了以后,我感兴趣的事都变多了,以前我从来不会对物理学感兴趣,我不会对宇宙是怎么来的感兴趣,我觉得这些事跟我似乎没什么关系。我过去也对历史不是很感兴趣,但是现在读的历史的书越来越多,对哲学越来越感兴趣,甚至我对生物学感兴趣。脑子里的东西越多,兴趣也会变得越多。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θ波。我们的头脑当中产生好奇心,才能够使得我们更容易地记住很多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6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4042
2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1:00: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第二个骗过海马体的窍门很有意思。就是如果你能够激活杏仁核,你就更容易记住。杏仁核就是让你情绪很激动的一个部分。只要跟生老病死有关的东西,一定会引起我们的情绪激动。我们的大脑有时候分不清这件事到底是跟生老病死有关,还是它只是单纯地引起了我们的情绪激动。



人生当中情绪激动的时刻,你很难忘记。你好好回忆一下初恋,好好回忆一下第一次分手的状况;第一次离开家,爸妈送你上站台的样子;上小学跟同学打架气哭了的样子。只要有剧烈的情绪起伏,记忆往往都很深刻,能够进入你的长期记忆。原因就在于海马体周围的神经元聚集组织活跃,情绪产生。



这和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关系呢?作者说,如果你不带任何情感地去记一些东西,你很有可能记不住。但是如果你给要记的东西加入一些情绪,加入一些想象,你立刻就记住了。



作者说,一般人很难记住1815年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这个戳中我的痛点了,《拿破仑传》我都讲过了,但是你要问我拿破仑是哪一年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的,答不上来,1815这么平淡无奇的一个数字。



但是作者说,你这样想象:拿破仑一代枭雄,被人赶下了舞台,他是一个革命者,他认为他对法国负有很大的责任,他的帽子歪在一边,非常落魄,在凄风苦雨当中,一行人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带着这种情绪,去感受拿破仑当时的遭遇,那种委屈,那种愤怒。然后记住那是1815年,他被流放到了圣赫勒拿岛。



神奇的是我就看书中这么一小段,一个月以前准备的这本书,我一直没有忘记1815这个数字,非常清晰地刻在我脑海当中。那天跟我儿子试验,我说嘟嘟,我教你一招,你想象一下拿破仑流放圣赫勒拿岛,多惨。就把这个事跟他讲了,讲完了以后,嘟嘟说:怪了,1815我记住了。他脑子里忘不了1815那个数字了,这就是情绪的好处。



因为情绪会给你带来节点性的感觉。为什么我们能记住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就是因为那件事让你产生了情绪的起伏,zhong国终于形成了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秦始皇站在那儿,千古一帝的感觉,这种情绪上的东西能够让你记住。



作者讲得特别有意思,他说,如果背历史的时候背到流眼泪,也会显得像个傻瓜吧。你不需要非得流眼泪,但可以去想象那个场景,可以有一点代入感。然后你杏仁核周边的神经元得到了刺激,产生了情绪,杏仁核很容易把它判断为跟生死存亡有关的东西,留在长期记忆当中。这是非常有用的一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6-1 18:42 , Processed in 0.021299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