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异地就医,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参保关系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统称省)以外的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就医、购药行为。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指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时只需支付按规定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其他费用由就医地经办机构与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按医疗保障服务协议约定审核后支付。
在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持续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已经成为完善医保制度、解决人民群众突出关切的重要改革举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决策部署,大力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改革,按照“先住院、再门诊”的顺序和“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带领全国各级医保系统稳妥、高效推进跨省直接结算。同时,不断扩大可备案人群范围、减少备案所需材料,并依托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等全国统一的线上备案渠道,实现异地就医备案网上办和掌上办。
[attach]1031571[/attach]
推进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今年以来取得这些新进展
在9月4日下午举行的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黄华波表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数量已经达到47.51万家,比去年底增长了45.33%。
黄华波称,今年以来,国家医保局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的落地、落实和落细,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可以概括为“一个新突破、两个新提升”。
一个新突破是指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国联网定点医药机构的数量、结算人次和结算金额都取得了新突破。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数量已经达到47.51万家,比去年底增长了45.33%。与此同时,今年前8个月,全国住院、普通门诊和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门诊慢特病的跨省直接结算总人次突破了7000万,达到了7216.71万人次,减少群众垫付972.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245.1%和91.77%。
“第一个新提升,是指我们逐步统一了异地就医备案政策,备案服务的便捷性得到极大提升。”黄华波介绍,目前,所有参保人都可以进行异地就医备案,其中急诊抢救人员视同已经备案。全国已经统一了备案有效期,有效期内参保人可以在就医地多次就诊,并能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待遇,以前的政策是很多地方是单向享受待遇。今年前8个月,新增备案1168.8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5.39%。其中依托国家医保服务APP和国家医保局公众号等全国统一渠道办理线上备案498.61万人次,接近一半的量都是通过国家统一平台线上备案。
黄华波指出,第二个新提升,是指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政策集中宣传。今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集中宣传月活动,国家医保局官网、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每天都展播地方优秀的宣传作品,以歌曲、快板、微电影、戏曲等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了宣传。活动期间,全国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900多万次,覆盖人群超过了7亿。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狠抓政策落实,抓流程完善,提高跨区域问题协同处理的效率和直接结算率。”黄华波说。
[attach]1031572[/attach]
扩范围、减材料、增渠道
国家医保局不断优化异地就医备案服务
随着今年1月起《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经办规程》正式落地实施,全国统一的异地就医备案线上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迈进新阶段。
在扩大可备案人群范围方面,2022年8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明确异地就医备案人员范围,即跨省异地长期居住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的参保人员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可以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其中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包括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等长期在参保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统称省)以外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员;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包括异地转诊就医人员,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以及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目前,所有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无论是长期异地居住的随迁老人、出省打工的农民工、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还是有临时外出就医需要的人员,均可以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享受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
在减少备案所需材料方面,一般来说,办理跨省异地就医备案,需要提供医保电子凭证、有效身份证件或社会保障卡,异地就医登记备案表。其中,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退休人员还需提供异地安置(长期居住)认定材料或个人承诺书;常驻异地工作人员需提供异地工作证明材料;转诊就医人员还需提供参保地规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转诊转院证明材料。近年来,为进一步解决群众异地垫资就医、跑腿报销难等问题,各地医疗保障部门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减少备案材料,简化备案手续。如在“容缺办”的基础上加上“承诺制”,允许当参保人员材料不全时,可用个人承诺书代替所缺相关备案材料并承诺在规定期限内补齐所需材料,即可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待遇。此外,部分先试先行的地区也探索实践了无需备案直接享受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如京津冀三地自今年4月1日起在区域范围内推行“就医购药视同备案”政策,无需办理备案手续,可直接享受异地就医结算服务。
在扩展线上备案渠道方面,2020年以来,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上线,不断扩展异地就医备案和相关查询功能。目前,所有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均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和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线上备案。同时,在线查询功能从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医保经办机构咨询服务电话、停机公告大众化信息查询服务,逐步拓展到个人参保地门诊慢特病资格、门诊慢特病跨省联网告知书、个人跨省结算费用等个性化信息查询服务。
来源
中国医疗保险、中国新闻网
欢迎光临 幸福渠县 (http://qx.dz169.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