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标题: 10多项非遗!渠县凭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小言言    时间: 2023-6-3 10:29
标题: 10多项非遗!渠县凭什么?
图片

 刘氏竹编

国家非遗 ☆☆☆☆☆

渠县刘氏竹编的主要特点为“提花编织、以竹作画”,设计新颖、技艺精湛、玲珑别致、典雅美观,尤以编工精细见长。画面极富笔情墨趣,各种图案栩栩如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技艺独特、品种繁多。

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现有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2人。


图片




图片

 三汇彩亭会

国家非遗 ☆☆☆☆☆

三汇彩亭300年左右的历史,在全国属独一无二的民间艺术,它融铁工、木工、刺绣、缝纫、建筑于一体,汇文学、绘画、雕刻、力学于一炉,结构巧妙,造型奇特,色彩绚丽,工艺精湛,颇富特色,数百年来以自独特的工艺,“高”、“惊”、“险”、“奇”、“巧”的献彩展演享誉省内外,是川东地区民间艺术瑰宝。

200867日,三汇彩亭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图片

 宕府王呷酒

省级非遗 ☆☆☆☆

渠县呷酒是红高梁作原料,经蒸煮、发酵等数10道工序形成天然低度酒类饮品,在3000多年的酿造历史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民间传统酿造技艺,是中华酿造技艺的“活化石”。渠县呷酒酿造技艺复杂,属纯手工操作,其技艺是在长期口传授下心领神会而形成的,工序较多,从红高梁籽到呷酒有2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要求严格细致,按规程和习俗操作。特别是制麯发酵工序是现代技术和机器无法完成和替代的。


渠县呷酒产品畅销全国10多全省、市、知名度日益扩大,外国游客将呷酒带到异国他乡馈赠亲友。“宕府王” 系列呷酒多次被省市评为群众喜爱商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渠县呷酒中央、省、市电台、电视台、报纸多次宣传报导。


2007年3月,《渠县呷酒酿造技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


图片

 渠县耍锣鼓

省级非遗 ☆☆☆☆


“渠县耍锣鼓”由六种乐器组成,各种乐器的打法和起的作用各不相同:“鼓打全面”,既自始至终,点点俱到,负统领、指挥的责任。大锣“逗硬”,音响敞亮,协助鼓手压阵;“镲子”见机行事,“填空嵌花”,即使错打一、二也不碍事;“包锣显点”、“马锣同行”,节奏感很强 。

具有主要的历史价值和精湛的艺术价值。其历史价值是:“渠县耍锣鼓”与诸如《竹枝歌》、《巴渝舞》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一样,是研究賨人历史的依据,是承传宕渠风土人情生活习性的载体。其艺术价值是:渠县耍锣鼓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收入曲牌达135支,数量丰富,打法变化多,是境外器乐所绝无仅有的。渠县耍锣鼓具有“山锣”、“水锣”、“坝锣”的不同特点,对于探索和研究中国民乐艺术是一份难得的地域资料。


2008年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



图片

渠江号子

市级非遗 ☆☆☆

《渠江号子》是流行于渠江河流之上的船工民谣,以一种独特的劳动方式创造而成,其表现形式为一领众合的劳动之歌。是千百年来船工们用劳动创造的口语话、音乐化艺术,是一种口头演唱自然流传的民歌活化石。


20069月,被达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级保护名录



图片

图片

三汇特醋

传统酿造技艺

市级非遗 ☆☆☆

汇特醋是以糯米、麦麸、谷糠,为主要原料,配上谷芽、大麦、绿豆和160多味中药,用大曲为糖化发酵剂,30余天形成醋胚,经过4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2021年《三汇特醋传统酿造技艺》被达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市级非遗名录,现有县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



图片


图片

段氏龟胶

制作技艺

市级非遗 ☆☆☆

氏龟胶制作技艺是采用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将乌龟去肉血内脏,配合各种名贵中药经反复煎熬、浓缩、冷却后制作而形成的固体胶。

2021年《段氏龟胶制作技艺》被达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市级非遗项目,现有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



图片


图片

泥巴蛋

制作工艺

市级非遗 ☆☆☆

渠县泥巴蛋选用当地富含矿物质无污染的黄泥和光滑的鸭蛋,将红茶、黄酒、盐等按特定的比列,再用十余种香料加清水熬制冷却后,混合精选粉碎的黄泥,经过充分搅拌、浸泡、晾制、密封等多道工序形成。

2021年《泥巴蛋制作技艺》公布为第六批市级非遗名录,现有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



图片


图片


渠县黄花
传统加工技艺

市级非遗 ☆☆☆

渠县因盛产黄花,被誉为中国“黄花之乡”,渠县黄花以色泽鲜亮,食味别致,香气馥郁、肉头肥厚而最为闻名,每年6月18日被定位黄花节。渠县种植黄花已有500多年历史。传统的黄花制作工艺中蕴含着丰富的工艺价值、文化传播价值与经济价值依靠灶台蒸制和日晒等手段来干制的黄花,只要火候控制得当,加工出来的黄花食用安全、品质优良,口感细腻、香味浓郁。


2021年《渠县黄花传统加工技艺》被达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市级非遗项目,现有县级代表性传承人4人。



图片



图片

卢板鸭

制作工艺

市级非遗 ☆☆☆

渠县涌兴镇的土特产“卢板鸭”始创于1918年,是川东地区一道著名的名特小吃.是用祖传秘方配制,通过特殊的手工工艺程序烹饪而成。


20086月被达州市人民政府列为达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图片

賨岭龙芽手工茶

传统制作工艺


县级非遗 ☆☆

“賨岭龙芽手工茶”制作技艺源自古賨人,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具体发明于何人已无从可考,其传承具有社会性、群众性的特征。


近年来,“賨岭龙芽手工茶”制作技艺第五代传人,秀岭春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梓婷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创新,先后完成科研项目7项,研发出秀岭、逸刻、渠韵、碧云衔翠四大系列近20个产品,获得各种专利、知识产权30余项。而“賨岭龙芽手工茶”更是以其色翠、形秀、香幽、味长以及生态有机、天然富硒等特点成为了渠县茶业一张最为靓丽的名片,产品远销海内外,获得良好口碑,展现了四川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树立了行业标杆,促进了地方茶产业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图片


图片

崔家纯粮酒

酿制技艺

县级非遗 ☆☆

崔家纯粮酒酿制技艺在渠县传承至今,已逾100年历史,相传祖辈做酒时,每次煮粮,摊凉的时候都是用手掌翻摊,凭经验准确探知温度何时下曲翻拌,熟练的技术,勒劳的双手长满老茧,就像一双铁掌在粮酒上飘舞,崔家传统祖训崔家纯粮酒古法酿制技艺是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等家规,为发展粮酒古法酿制技艺,现第四代传承人崔刚愿将其技艺发扬光大广为传授,其纯粮酒古法酿造技艺内容丰富、流程繁多、包含选料、洗粮、泡粮、煮粮、消毒、摊凉、降温、下曲、翻拌、打堆、撒壳、做箱、培菌、保温、温度堂控、出箱、摊开降温、打堆、入窖、蹊窖、发酵、蒸馏、出酒、存酒入窖等二十多种工艺流程。



图片

图片

熊毛烧酒

酿制技艺

县级非遗 ☆☆

川宕渠红酒业“熊毛烧”酒生产技术,由渠县本土熊氏家族独创,经世代传承,并进行了提升改造。


熊毛烧酒是纯粮酿造酒,以本地高粱和山泉水为原料,不含任何添加剂。它经过选粮、泡粮、蒸粮、摊晾、撒粬、发酵、封缸、再发酵、提取、沉淀、调制等工艺流程,粬药为本家独门配方,蛋清分离沉淀法为熊氏独创。“熊毛烧”整个制酒流程6-9个月,自然发酵充分,酒体厚重醇和,酒味芬芳纯正。



图片


灿若繁星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关注和守护

一起为渠县非遗打CALL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者: 半夏Honey    时间: 2023-6-3 14:21
哇,渠县太赞了
作者: 小陈儿    时间: 2023-6-3 15:39
广告
作者: 天猫    时间: 2023-6-3 19:20
祝贺
作者: 天猫    时间: 2023-6-3 19:21
点赞
作者: 天猫    时间: 2023-6-3 19:21
文化流传
作者: 天猫    时间: 2023-6-3 19:22

作者: 天猫    时间: 2023-6-3 19:22

作者: 风一样的女人    时间: 2023-6-3 20:53

作者: Dy520    时间: 2023-6-3 22:58
收到
作者: Dy520    时间: 2023-6-3 22:58
感谢分享
作者: Dy520    时间: 2023-6-3 22:58
电影
作者: Dy520    时间: 2023-6-3 22:58
点赞
作者: Dy520    时间: 2023-6-3 22:58
可以
作者: Dy520    时间: 2023-6-3 22:58
优秀
作者: 朝天椒    时间: 2023-6-4 00:22
路过
作者: 青龍鎮    时间: 2023-6-4 04:37
这个广告创意不错
作者: 杨哈哈    时间: 2023-6-4 05:09
感谢分享
作者: 杨哈哈    时间: 2023-6-4 05:09
点赞
作者: 渠县张先生    时间: 2023-6-4 09:31

作者: 先琼    时间: 2023-6-4 15:53
可以
作者: 先琼    时间: 2023-6-5 09:01
人多




欢迎光临 幸福渠县 (http://qx.dz169.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