賨国•賨国都
宕渠县•宕渠郡
秦国统一蜀、巴、賨后,推行郡县制,于惠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置宕渠县(隶巴郡),治地賨城(今土溪镇城坝村)。秦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后,仍置巴郡宕渠县。里耶秦简中有“宕渠道”的记录。
汉承秦制。汉武帝元封五年(106),全国设13刺史部,巴郡宕渠县隶益州。东汉时,宕渠县署官为令,户口万户以上,列为上等县。和帝永元年间(89-105),析宕渠之东置宣汉县(治今达州市通川区),析宕渠之北置汉昌县(治今巴中市巴州区)。建安六年,固陵郡人争巴名,益州牧刘璋改永宁为巴郡,固陵为巴东郡,原巴郡为巴西郡,郡治阆中。时称“三巴”。
刘备领蜀后,鉴于巴西多事,又为拒曹要地,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以巴西宕渠旧县地置宕渠郡,治地賨城,领宕渠、宣汉、汉昌3县,封賨人上层人物为“邑侯”,郡理宕渠县为“宕渠侯国”(“汉归义賨邑侯”篆刻金印,今存北京博物馆)。郡建九年省。延熙中复置、寻省。
西晋永宁元年(301),巴氐人李特、李流(祖籍宕渠县)兄弟被入蜀流民推举为领袖,旋即起义。李特死后,其子李雄在成都建立大成政权,建元建兴(304年)。进入十六国时期。大成国分置六州,其中梁州辖8郡。李雄当皇帝后,将故乡“龙兴之地”宕渠县复升宕渠郡,属梁州,领地同前。338年,李寿改国号为汉。成汉政权维持44年。东晋永和三年(347)桓温伐蜀,成汉亡。东晋时混战不休,政区混乱。宕渠郡仍置,领属同前。
成汉以后一百多年间,宕渠土地上连年战争,天灾人祸同降,人民流亡,经济凋敝,古老的宕渠文明被毁灭。
宕渠从先秦建县起,共历835年。其中建郡300年左右,荒不成治和侨理他处,各50余年。
流江县•渠州
南朝大梁政区建置芜滥,但创始亦多,增设了一批侨郡荒郡。置州数量由23州增至107州,有一州一郡一县,甚至有州无郡县。梁普通三年(522),置流江县;同时置北宕渠郡,领流江、始安2县。大同三年(537)置渠州,为渠县建置史上设州之始。今渠江镇,时为州、郡、县治地。另有北宕渠郡属新州,治地盐亭。梁太清元年(547),渠州仍置,辖北宕渠、景阳2郡。北宕渠郡仍领流江、始安2县。
唐朝(618-907)政区先后有所改易,基本为州县两级制。武德元年(618)改宕渠郡为渠州,分流江县地置賨城(治今渠县城坝)和丰乐(治今渠县丰乐乡)2县,渠州领3县。贞观元年(627),省并州县,划全国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增为十五道,渠州由山南道改属山南西道,受兴元府节制。武周久视元年(700)分流江县东北置大竹县,治故賨城。渠州领流江、大竹、渠江等5县。天复三年(903),王建称蜀王,形成全蜀割据局面。
渠县
明洪武九年(1376年)撤渠州,改流江县置渠县,隶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顺庆府广安州,治地仍为流江故城(今渠江镇)。崇祯末,张献忠农民义军三破渠城。崇祯十七年(1644)冬,渠县为张献忠大西政权统辖。大西大顺三年(1646)张献忠战死,南明永历政权联合义军反击清军。顺治五年(1648),义军首领杨秉胤率数万之师与县令吴雯龙固守礼义城。郭荣贵纠集“宗族乡里”数千人驻大斌山对抗南明政权及义军,于顺治六年“间走清大营请兵,输饷千石,愿为前驱”,引导清军击败义军,渠县“始入(清朝)版图”。
嘉庆七年(1802),四川州府之上分设5道,渠县初属川北道顺庆府(治今南充市),十九年改隶川东道绥定府(治今达州市)。宣统三年(1911)十月二十二日(12月11日),渠县宣布独立,接受重庆军政府领导。后四川军政府成立,渠县直隶于省。
民国3年(1914),川东道改称东川道,辖渠县等37县。民国7年,军阀割据四川,当年11月后,渠县先后为颜德基、喻海清、罗泽洲、杨森等部防区。民国16年,渠县改隶嘉陵道,次年直隶于省。民国24年川政统一,全省划18个行政督察区,渠县属第十区。民国35年6月,改设专区,渠县隶大竹专区,直至解放。
1933年9月3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解放渠县北部地区,10月1日在桂馥镇(今贵福)建立渠县苏维埃政权,设10个区苏、70个乡苏、122个村苏政权,至1934年1月7日红军撤离,遂废。历时101天,习称“百日苏区”。
渠县建置沿革及历代
行政隶属一览表
时期 | 建置 名称 | 治地 | 直属 | 署理 | 总隶 | 附注 |
春秋 | 賨国 | 城坝 | 賨城 | 賨国都 | 賨即巴 (蛇巴) | |
战国 | 賨国 宕渠 | 城坝 | 巴郡 | 賨城 江州 | 秦国 | “宕渠盖为故賨国” |
秦 | 宕渠 | 〃 | 巴郡 | 江州 | 始皇时有长人 见宕渠 | |
西汉 | 〃 | 〃 | 〃 | 〃 | 益州 | |
新 | 〃 | 〃 | 〃 | 〃 | 庸部 | |
东汉 | 〃 | 〃 | 〃 | 〃 | 益州 | 永元中,分置宣汉、汉昌县 |
三国蜀汉 | 巴西郡 宕渠郡 | 阆中城坝 | 《太平寰宇记》 | |||
西晋 | 〃 | 〃 | 〃 | 〃 | 梁州 | |
成汉 | 宕渠郡 | 城坝 | 〃 | 《华阳国志》 | ||
东晋 | 〃 | 〃 | 〃 | 郡不成治 | ||
刘宋 | 城坝 南充 | 宕渠郡 南宕渠郡 | 安汉 | 梁州 益州 | 郡守侨理 | |
南齐 | 南充 | 南宕渠郡 | 〃 | 梁州 | 〃 | |
萧梁 | 流江 | 渠江镇 | 北宕渠郡 | 渠江镇 | 渠州 | 后属 西魏 |
北周 | 流江郡 | 渠江镇 | 渠州 | 太平寰宇记 | ||
隋 | 渠州 宕渠郡 | |||||
唐 | 渠州 | 渠江镇 | 山南西道 | |||
前蜀 | 〃 | 〃 | 〃 | 〃 | 东川节度使 | |
后唐 | 〃 | 〃 | 〃 | 〃 | 〃 | |
后蜀 | 〃 | 〃 | 〃 | 〃 | 〃 | |
北宋 | 梓州路 潼川府路 | 元丰九域志 | ||||
南宋 | 渠江镇礼义城 | 渠州 | 渠江镇 礼义城 | 〃 | ||
元 | 礼义城渠江镇 | 渠州安抚司 渠州 | 礼义城 渠江镇 | 陕川行省顺庆府 | ||
大夏 | 渠江镇 | 〃 | 渠江镇 | 大夏 | 明玉珍政权 | |
明 | 渠县 | 〃 | 广安州 | 广安 | 四川布政使司 | |
大西 | 礼义城 | 大西 | 张献忠政权 | |||
南明 | 〃 | 南明 | 永历政权 | |||
清 | 周家寨 渠江镇 | 顺庆府 绥定府 | 南充 达县 | 川北道 川东道 |
嘉庆十九年 | |
民国 | 渠江镇 | 东川道 第十区 | 重庆 大竹 | 四川省 |
1935年 川政统一 | |
苏维埃 | 桂馥 佛楼寺 | 通江县 璧州镇 | 川陕省苏维埃 | 1933.10.1-1934.01.07 | ||
人民共和国 | 渠县 | 渠江镇 | 大竹专区 达县行署 达州市 | 川东行署 四川省 | 1949.12.25-1953.3.9 1953.3.10- |
渠江两岸垦植无遗,丰收在望
欢迎光临 幸福渠县 (http://qx.dz169.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