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标题: 一个四川人,花了20年砸了1千多万跑到宁夏种树,如今在... [打印本页]

作者: 小言言    时间: 2023-4-16 16:31
标题: 一个四川人,花了20年砸了1千多万跑到宁夏种树,如今在...




01


64岁的孙国友,不知道还能有什么办法了。
昨天热搜上,一条老人“跪地求水”的视频让许多人心酸。
“我在这里治沙21年,现在几万亩树木没有水喝了。”
[attach]1015666[/attach]
跪地的人,就是孙国友。
许多年前,他从四川一路到宁夏谋生,剪过头发,开过出租,做过包工头,再到干上房地产。
他也富过,阔过,但有钱后却不像别人吃喝玩乐。
而是跑到荒漠里,种起了树。
20年前,他在毛乌素沙地南缘修建工程,意外发现那里有地下水。
“有水,为啥不在沙漠里种树呢?”
他花了50万元,承包了50年1.8万亩荒漠,开始利用地下水种树。
谁都不理解,谁都以为他“脑子坏掉了”。
孙国友却埋头种树。
他种到带着一家人住进了沙漠,把几万株树苗扎进沙地里。
种到前后投入了1000多万,把半生积蓄都搭了进去。
[attach]1015667[/attach]
种到把工程设备都卖了,一心一意只干这一件事。
种到20年前白皙、挺拔的他,如今在荒漠的风吹日晒下,变成了黑瘦的老汉。

[attach]1015668[/attach]

[attach]1015669[/attach]
但10年前,一家煤矿厂来这里建矿。
孙国友的部分林地被占用,煤矿的水污染又导致林场用水困难。
[attach]1015670[/attach]
这么些年,官司打了,监管部门也罚了。
但林场的水,始终没有供上。
孙国友用了20年,在这一片白沙的荒漠,种下14000多亩乔灌木,终于把这片黄土种绿。
可一朝断水,多少树木面临枯死。
孙国友没有办法了,64岁,他跪在地上哀求。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有失体面,或许有人不理解他到底图什么。
可他、他的家人、以及许多像他一样的人,扎根沙地,搭上半辈子的光阴和性命,就是为了给荒漠,换一片天地。



02

孙国友种树的毛乌素,是一片形成于唐代、存在了上千年的大沙漠。
但之前看到新闻,这片沙漠已经快被“干”掉了。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即将被“消灭”的沙漠,几乎全部变成绿洲。
[attach]1015671[/attach]
光这么说,恐怕大家没什么概念。
但我放几张对比图你就明白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了。
曾经的毛乌素沙漠

[attach]1015672[/attach]

[attach]1015673[/attach]
现在的毛乌素沙漠

[attach]1015674[/attach]

[attach]1015675[/attach]
照片够惊叹?
沙漠治理背后的故事更令人震撼。
很多人光知道中国有8大沙漠、4大沙地,但具体有多“大”并不是很清楚。
毛乌素沙漠,总面积有4.2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丹麦一个国家的面积。
其中一半都在陕西榆林境内,所以榆林市也被叫做驼城,意为“沙漠之城”。
电影《东邪西毒》里沙漠的取景地就是这里。
[attach]1015676[/attach]
天下苦毛乌素久矣。
早年间,我曾在路遥的《今日毛乌素》中读过一段描写:
“塞外毛乌素,走石又飞沙。草籽下地不扎根,大雁飞来不安家;一堆黄沙一堆坟,劝君莫过红石峡......”
飞沙走石,寸草不生,黄沙埋房,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生命禁区”。
在这里,沙尘暴是一种常见的天气;在这里,“黄沙蔽日”不是一句夸张的形容。
[attach]1015677[/attach]
村庄、农田、牧地,搞不好就被黄沙给吞没了。
只要一出门,分分钟让你灰头土脸。
[attach]1015678[/attach]
很多人即便离开了多年,也清楚地记得被黄沙支配的恐惧。

[attach]1015679[/attach]

[attach]1015680[/attach]

[attach]1015681[/attach]

[attach]1015682[/attach]
可如今,这样一个条件恶劣的地方,变得绿树成荫。
风里不再裹挟着沙子,庄稼不再一种就死,连高架桥都通了起来。
草滩、湖水美不胜收。

[attach]1015683[/attach]

[attach]1015684[/attach]
够惊叹?
只有孙国友这样的治沙人,才知道在如此寸草不生的沙漠地带,培养出三代人都不曾见过、也不敢想象的绿洲,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要知道,沙漠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
想让沙漠变成绿洲,也绝非是种一棵两棵树、花个一年两年就能做到的。
但毛乌素的树,一种就是70年。
一开始,只是一群农民用手挖、用肩扛。
他们自学背苗、扎林、剪枝,一个坑一个坑固沙,一铲子一铲子种树。
人人都成了种树专家。
从灌木到乔木,从一点点绿色到连成树荫,种下2700万棵树。
[attach]1015685[/attach]
再后来,许多企业也来了,“五位一体”治沙发展政策也来了,这里的树,越来越多。
榆林市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
如果把这些树按1米的株距排开,足足可绕赤道54圈!
这个成就震惊了世界。
联合国治理荒漠化组织的总干事给我们点赞:
“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做出了让世界向中国致敬的事。”

[attach]1015686[/attach]

图片来源:百度贴吧
在这片千百年的沙漠,几代人接力奋斗。
毛乌素860万亩流沙得到治理,面积相当于8000个故宫。

原来,对于中国人来说,种树,从来不是说着玩玩的。



03


对中国人来说,世界上没有哪块地是无用的。
种花,种菜,种树。
但凡是有土的地方,我们都能种出点绿油油的东西。
试问谁家阳台没种过点小葱小蒜?
在成片荒漠、干旱少雨的非洲,中国维和部队能种出大西瓜。
[attach]1015687[/attach]
在南极科考站,中国科研人员能用无土栽培、电脑控制种蔬菜。
[attach]1015688[/attach]
就连上了天,中国人也能在月球上种点什么。
[attach]1015689[/attach]
有网友总结得好:“中国人就是这样,看到一块地先想到去种点什么,而不是屠杀贩毒卖黑奴卖枪支。”
[attach]1015690[/attach]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要想富,多种树”......
这些概念早就深深刻在我们的基因里。
娃娃们在种树。

[attach]1015691[/attach]

[attach]1015692[/attach]

图片来源:共青团中央
老人们在种树。
[attach]1015693[/attach]
就连年轻人玩手机,也在种树。
5亿中国人,坚持不懈3年在支付宝上“云”种树。
这片蚂蚁森林,总计种下了1.22亿棵真树,直接改变了当地的地貌。

[attach]1015694[/attach]

荒漠化地区vs蚂蚁森林,2019年3月航拍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踏踏实实,勤劳肯干,总愿意用足下的土地改变未来的命运。

也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因为几十年来坚持种树,真的把地球变成了绿色。



04


如果你在北方呆过,一定明白春天风里带着沙子是什么滋味。
[attach]1015695[/attach]
尤其是北京,因为地理位置原因,只要一刮风,就被三大块沙漠吹来的黄沙包围。
[attach]1015696[/attach]
上世纪50年代,北京年均沙尘天数高达56.2天。
2002年3月,更是遭遇了一场最强“空袭”。
历时51小时,总降尘量3万吨,人均派发了2公斤沙。
[attach]1015697[/attach]
一出门沙子蒙了眼,一张口沙子灌满嘴,实在闹心。
但地理书上都说了,土地沙漠化重在防御、难以治理,一旦形成,恐怕就不可逆了。
[attach]1015698[/attach]
中国人却不信这个邪。
早在1978年,我们就做了一个长远计划:“三北”防护林工程。
[attach]1015699[/attach]
从1978到2050,共73年,工程浩大。
为什么需要这么久?
囊括了东北、华北、西北的“三北”地区,全是最难啃的骨头。
8大沙漠、4大沙地,都在这里。

[attach]1015700[/attach]

图片来源:@三维地图看世界
水土流失也很严重,黄河流经之后,每年携带16亿吨泥沙。
使下游河床高出地面10米,成为地上“悬河”,极容易决口泛滥。

[attach]1015701[/attach]

图片来源:@三维地图看世界
既然环境恶劣,那就种树,哪怕要种400多万平方公里;
既然难度很大,那就慢慢来,哪怕要花上个70多年。
中国人就这样开始了向沙漠收复失地的战役。
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中间,有一个县城叫民勤。
这里本有一个水域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的青土湖,比625个西湖加起来还要大。
[attach]1015702[/attach]
可两大沙漠左右夹攻,导致地表水急剧减少,地下水位大幅下降。
50年代的青土湖,一度完全干涸沙化。
[attach]1015703[/attach]
正当此时,一大批人喊着“绝不让民勤变成第二个罗布泊”的口号来了。
扛着树苗,扛着锄头,自愿加入“植树造林,拯救民勤”的队伍中。
[attach]1015704[/attach]
从1997到2017,二十年过去,民勤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93.02万亩,工程压沙58.19万亩。
最关键的是,曾经美丽的青土湖,就快回来了。

[attach]1015705[/attach]

现在的青土湖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7大沙漠,沙化非常严重。
刚修完的公路,一转眼都会被沙子盖住,更别说植物了。
[attach]1015706[/attach]
但聪明的中国人为了种树,发明了一种“微创种植法”。
用高压枪在沙里打洞、喷水、种苗。
不光10秒钟就能搞定一株苗,成活率也从过去的不到10%提高到80%。
[attach]1015707[/attach]
1988年,库布齐植被覆盖率仅有3-5%,2016年,就翻了好几番,到达53%。
[attach]1015708[/attach]
就连沙丘的高度,都直接下降了5米。
[attach]1015709[/attach]
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塞罕坝荒漠,离北京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
而前者海拔1400米,后者仅43.71米。
作家李春雷曾形容:如果这个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堵不住,那就是站在屋顶上向院里扬沙。
[attach]1015710[/attach]
但为了让荒漠再次出现绿色,三代造林人在塞罕坝,足足种了55年树。
最多时,一年造林8万亩。
如今,塞罕坝已经不叫荒漠,而叫林场。
森林面积达到112万亩,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
[attach]1015711[/attach]
这一桩桩一件件案例,耳朵细数下来都忍不住要赞叹又自豪。
“三北防护林”工程开展40多年,中国已种下了660多亿棵树
[attach]1015712[/attach]
截止目前,我国已经有人造林11.8亿亩,约等于78.7万平方公里
做个对比吧,韩国国土面积是10万平方公里。
也就是说,中国种出的人造林面积约等于7-8个韩国。
从1991年到2016年,中国新增森林面积冠绝全球,甚至远超其他国家的总和
感受一下什么叫“远超”
[attach]1015713[/attach]
美国宇航局(NASA)也惊叹。
他们通过空间遥感数据研究发现,自2000年以来,地球新增了一个亚马逊雨林大小的绿化面积。
其中1/4,都来自于中国。
[attach]1015714[/attach]
这背后,是多少像孙国友一样的治沙人,用自己的双手,在原本干涸的土地上完成了这件壮举。
让一片片不毛之地,变得碧青翠绿。
[attach]1015715[/attach]孙国友夫妇
可如【半月谈】评论所说:
一棵树木,十年才能成才,毁掉它,只需要一根火柴。
建成万亩沙漠林地,孙国友用了20年,可毁掉万亩绿洲,只需要一朝断水。
谁能不痛心?
目前相关单位表示,市、镇有关领导正在林场协调处理此事。
只愿这片土地,能早日等来干净的水源。
只愿那凝聚了几代人心血的绿洲,能一直碧绿下去。


-END-



作者: 马姐姐的邹哥哥    时间: 2023-4-16 19:42

作者: 夜雨微澜    时间: 2023-4-16 20:21
路过
作者: 杨哈哈    时间: 2023-4-17 03:02
点赞
作者: 杨哈哈    时间: 2023-4-17 03:03
精神可佳
作者: 杨哈哈    时间: 2023-4-17 03:03
継续坚持




欢迎光临 幸福渠县 (http://qx.dz169.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